现在从汕头到潮州的公路,在坑日战争以前是一条长42公里的铁路,这是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兴建的。
早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华侨富商张弼士任清朝闽广农工路矿大臣,奏请招商兴办铁路,与华侨张煜南商量,决定筹资兴建潮汕铁路,获清廷批准,张即与谢荣光、吴理卿三人合资二百万元开筑。为筑好潮汕铁路,清朝铁路大臣盛宣淮介绍詹天佑负责这条铁路的工程设计。詹天佑,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早期的留美学生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他在光绪七年(1881年)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建筑科毕业回国,不久被中国铁路公司聘为工程师。一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接受设计潮汕铁路的任务,到达潮汕,从地形水陆关系各方面进行勘察,设计出第一个方案,认为沿韩江建路效益更加全面。这位正直的爱国工程师,却没有料到一些汉奸豪绅的诡计,他们勾结英商太古洋行及日本工程师,否定了詹天佑的设计方案,另聘日本人设计。但是,北京八达岭京张线上青龙桥车站,有一座詹天佑的雕像,基座的碑石刻录他的生平事迹,上面仍记述他设计过潮汕铁路的历史事实。
潮汕文化历史:詹天佑与潮汕铁路
日本人的三五公司设计了新方案,改从潮州的西面南下,于光绪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正式施工。这一年12月,工程进行到庵埠一带,要迁移附近坟墓,文里乡父老们不同意,提出改变路线,恰好16日潮、澄、汕交界的湖头市农民被日本施工人员欺压,起而反抗,打死了两个日本人。日本驻汕领事即出面交涉。清朝粤省总督也派人前来查办,惠潮嘉道,潮州府、海阳县、澄海县的首脑都到庵埠来处理这一案件。到1905年6月,当局强把乡民陈元贞、杨阿会二人杀掉,把提出改变路线的文里乡老杨元荣判处监禁五年,并迫勒当地杨姓、陈姓各赔偿1万元,月浦佘姓赔6千元,共2万6千元,把事件压制下去。工程继续进行,终于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建成通车。路长39公里。光绪三十三年,潮汕铁路再从潮州车站向北延长至北堤边意溪的对岸,来连接韩江水运,使货物转卸方便,全线加长至42公里。原先詹天佑的设计方案,估算工程投资二百万元;日本三五公司修筑的潮汕铁路,竟花工程费达三百零二万元之多。
潮汕铁路的建成,给潮汕地区的经济带来新的繁荣,这一新的景象,曾绘留在潮州安济圣王庙拜亭的方楹上。那彩色漆画画面狭长伸展,绘上清末潮州的火车站、铁路和火车,穿着长袍、留着发辫的人们拥挤往来,车里的乘客临窗眺望,起卸工人把发辫盘在头顶,鱼贯装货,小贩穿梭其间,叫卖小吃,火车炉烟弥漫,洋溢着人民分享交通事业新成就的欢乐气氛。可惜的是,这条铁路于1939年6月21日,为防止日军进攻而拆毁,只剩下路基,后来作为公路使用。
潮汕的这一短途铁路,是中国早期兴建的铁路之一,更是中国侨资商办的第一条铁路。
正规的潮州铁路的兴建,人们体会到铁道的优越性,掀起了铁路热。1904年,闽粤路矿大臣张弼士又与粤省总督岑春煊研究兴办惠潮铁路,这条路计划由博罗县石湾墟起,东至潮汕的饶平黄冈,共长四百四十五公里,这是一个设想。另一个设想是以汕头为起点,经普宁、海陆丰、惠州至石龙,兴筑汕石铁路,共长两百五十五公里。这两个设想都没有实行。自此以后,穿过潮汕的长途铁道的各种计划,一直没有间断,甚至于进行过一些勘测工作,但终未成功。
这种办铁路的意向,只能在地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体现,那就是后来办起了从汕头华坞为起点直通澄海的轻便铁道,用人力推车滑行,也算方便。此外就是1919年,潮阳人陈坚夫兄弟拟办从汕头蜈田到潮阳贵屿的汕潮铁路,结果在1927年建成了从后溪至龙井一段五公里的狭轨铁路,有机车一台,每趟车可搭客两百人,1932年也改成轻便车,用人力推动。潮澄两处小铁路,都在30年代抗日战争前夕停办了。这是多么具有促进意义的潮汕铁路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