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濠江区文化旅游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家乡区县: 汕头市濠江区

一、内容提要:

被誉为“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海滨城市汕头跻身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已十个年头。十年的努力让汕头的城市形象和旅游环境焕然一新,潮汕文化的挖掘、旅游景点的打造、海鲜美食的精细经营,使汕头迎来大大提升的客流,旅游收入随之提高,旅游休闲也成为都市生活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而濠江区,广东省汕头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汕头市南部。西与潮阳区接壤,北隔礐石海与龙湖区、金平区相望,东南濒临南海,濠江蜿蜒贯穿全境,海岸线总长达92.8公里,沿岸深水港湾和浅水海滩20多处。濠江区人文历史悠久,唐宋时代便有文字记述,明清时代已成为粤东沿海对外经贸要地,是潮汕文明古镇和著名侨乡。

二、报告正文:

(一) 选题意义:

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家乡汕头濠江文化旅游的发展,针对目前濠江文化旅游以传统推广方式为主,网络推广不足的情况,特进行濠江文化旅游的网络营销策划。其中包括搜索引擎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病毒营销等方式,通过这些网络推广方式的实施,推动濠江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从而促进家乡旅游文化的发展,加快汕头濠江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建设魅力濠江。

(二)现状调研:

濠江区依山傍海,山为屏障,水为依托。风光名胜方面,有龟山、蛇屿守濠江“水口”的自然景观,有礐石、北山湾、龙虎滩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度假区,其中礐石风景区和龙虎滩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云岩风景区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誉,东湖湾、北山湾、南山湾、广澳湾、河渡湾等多处天然海滨沙滩,还有中国沿海湿地面积最大的澳头红树林生态区等。文化古迹方面,有建于明清时代的"青云禅寺"和"达濠古城",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叠石山石刻群,为潮汕地区著名的摩崖石刻。有"宝峰岩寺"以及炮台、汛营、宋代杨文广平南和明代郑成功驻兵等多处遗址。所以汕头濠江区拥有“两带、六组团、六拳头景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两带:即濠江海峡观光带和沿海休闲度假环带(即上述的南山湾、龙虎湾海岸线),形成弓弦蓄势待发之势。六组团:即礐石组团、“达濠-马滘”组团、“北山湾-东湖湾”组团、“广澳”组团、“南山湾-中信度假村”组团和“河浦-玉新”组团。六拳头景点:即青云岩风景区、巨峰风景区、苏埃湾红树林公园、叠石山-宝峰岩风景区、达濠古城景区、金寿茶艺园等6个重要景点。而濠江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经济基础较弱,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策划方案:

1.网络营销前景分析

(1)网民数量不断增加提供了消费基础。我国的网民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使我国成为网民拥有量最大的国家。庞大的网民数量为网络营销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与此同时,网民的年龄结构在不断调整,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使很多行业获得网络营销发展空间。交通、房地产等已经不再是主要网络营销主体,服装行业、小商品、旅游等都走上了网络营销之路。

(2)搜索引擎将成为第一营销工具。搜索引擎一直以来都是主要的网络营销工具,其地位在短期内不会被撼动。搜索引擎的发展较为快速,将有许多更专业、更先进的搜索引擎将被研发出来,使网络营销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搜索引擎的模式也将发生变革,以往的关键词搜索、定位广告会被继续沿用,而本地推广、专业化搜索也将纳入体系,使搜索引擎这种主要的网销方式更加完善。

(3)企业网站的网销价值将提高。2007年,《中国互联网协会企业网站建设指导规范》正式发布,这一规范的出台是建立在对WEB标准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很多不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将不能正常运行,用户浏览不了网站信息,这就促使企业以网络营销为导向进行网站的正式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网站的网销价值。

(4)网络广告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网络广告优势显著,主要表现在:传播范围大,覆盖区域广;成本较低,约为传统广告形式的十分之一;可以与客户进行实时交流;用理性说服的方式来促成交易的达成,效率较高。具有明显优势的网络广告势必成为竞争热点,在网络营销时代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5)会员制营销日渐风行。传统的营销方法中,会员制是一种吸引顾客的有效方式,这种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网络营销当中。这种来自美国的营销手段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其在营销方面的有效性。目前我国部分零售网站已经启用,即便是对国外营销模式的模仿,但仍收到良好的营销效果,值得推广。

(6)用户体验将得到足够重视。网络营销经过快速的发展之后,势必走上管理精细化的阶段,更加注重细节质量,因而用户体验将成为企业网销改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完善用户体验将成为网络营销的一个努力方向,同时用户体验也会为企业提升网销竞争力提供条件。

2.产品:

濠江区主要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特产美食,二是景点。其中特产美食有濠江区著名的土特产品有达濠鱼丸、赤沙蚶和珠浦酥糖、达濠米润等;景点有有龟山、蛇屿守濠江“水口”的自然景观,有礐石、北山湾、龙虎滩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度假区,其中礐石风景区和龙虎滩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云岩风景区有"海国风光第一山"之誉,东湖湾、北山湾、南山湾、广澳湾、河渡湾等多处天然海滨沙滩,还有中国沿海湿地面积最大的澳头红树林生态区等。

(3) 推广策略:

搜索营销:利用搜索引擎的优化及推广,增加濠江旅游的相关信息的知名度。

微信营销: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把濠江文化旅游的消费者引导到线上,有利于及时把最新的消息传达给目标群体,开展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朋友圈分享,扩大知名度。

E-mail营销。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信息,针对目标客户进行广告邮件群发。

微博营销:利用微博的信息发布快速,用户基础多,时效性强等多种特点,进行微博推广。

三、 家乡文化网络推广工作总结:

(一)梧桐子家乡文化推广

在梧桐子家乡区县文化网站上认领自己家乡区县专题,撰写并发布家乡相关文章,质量与效果为先。目前为止,发布文章:62篇,获梧桐子数:5881个。其中,四篇文章被选为"乡情乡音"及"最赞乡情",两遍被选为"乡情乡音",主要成果如下:

一张图看遍汕头特色美食:http://www.wutongzi.com/a/154618.html【精】【赞】

我帮亲爱的陈明发老师上头条:http://www.wutongzi.com/a/67491.html【精】【赞】

会讲故事的酥饺:http://www.wutongzi.com/a/69950.html【精】【赞】

心头的粿汁:http://www.wutongzi.com/a/58160.html【精】【赞】

达濠鸟饼:http://www.wutongzi.com/a/131681.html【精】

除夕来一碗血蚶http://www.wutongzi.com/a/58342.html【精】

(二)网络百科词条

在百度百科上编辑或创建与汕头市濠江区相关信息的词条,并通过词条的创建编辑推广汕头市濠江区。目前为止,百科创建通过了6个关于家乡的词条。主要成果如下:

汕头市濠江区: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8309.htm

濠江古代人物: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7694.htm

汕头市濠江区达濠华侨中学:http://baike.baidu.com/view/15221624.htm

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http://baike.baidu.com/view/15221654.htm

汕头市礐石中学:http://baike.baidu.com/view/15217654.htm

(三)博客推广

开通新浪博客,在博客上发表关于汕头市濠江区的博文,主要包括当地文化、旅游景点、美食及民俗等。(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51678992)目前为止,发布了52篇博文,获得许多秀友喜欢。较满意文章如下:

汕头牛肉丸: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29f100102v2ve.htm

(四)微博微信推广

通过在个人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推广,利用朋友圈转发推广自己家乡文化。目前为止,个人微博单条微博的阅读量破百,但在微信上推广效果较差。

四、活动总结:

在本次网络营销能力秀比赛过程中我取得的成就是,我主动地去接触了一些我从没打算过要接触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困难重重,但通过此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万事开头难”不是所有的事情从开始到结尾都是顺利的,想干好一些事,就必须要经过艰苦和勤劳这两关。这需要一个多么漫长的艰苦奋斗啊!

在这次比赛,我通过了“帮老师上头条” 和“病毒性营销”实践活动及“我为家乡代言”的网络推广活动,学会了许多知识,成功的帮老师上头条,制作了关于家乡的一张图病毒式营销都被选为"乡情乡音"及"最赞乡情",以及“我为家乡代言”当中,也有获得被选为"乡情乡音"及"最赞乡情"的文章。

而且我还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想办法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平台进行推广。虽然这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能力秀让我学会明白成功好比一首歌,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主旋律,这首跃动的旋律如何在人生的每一驿站留下欢乐的音符?不管成功与失败,都在于自己,而成功在于持之以恒!也因为这份坚持,我对网络推广、运营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收获是我日后要往网络营销方向走的动力。虽然比赛结束,但其实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感谢冯老师,感谢能力秀平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明发老师,谢谢你们!

而本次比赛中的不足之处是,在梧桐子家乡推广方面,我仍是网络营销专员的岗位,通过的词条并不多,企业的互助链接没有成功过。

浅忆(2014-12-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