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建好园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聚集、提升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建设了起步区9.4平方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了“一区两园”的功能分区,实施高门槛、严准入的项目筛选机制,抢占丝网产业高端发展的制高点。“两园”即生产园区和物流园区。一是生产园区,总投资300亿元的52个高科技含量的超亿元项目先后入驻,竣工投产13个,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50多亿元,利税80亿元。目前,园区建设正朝着千亿元省级工业聚集区的目标推进。二是物流园区,总投资52亿元,省首批16家物流示范区之一,主要承载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交易、原材料加工分拨、国际集装箱转运四大功能。目前,物流配送区已实现20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
两化融合,拓展市场。抓住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示范县”的机遇,安平县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用力用劲,自动化和智能化凸显,整个行业数控化水平达到了40%以上,50%的设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的激励性,支持外贸出口企业建立多语种的网站,大力推广B2B、B2C网络营销模式,380家企业成为谷歌等国际著名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用户,450家企业在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环球资源、EC21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平台建立外贸交易网店;依托谷歌,搭建“中国丝网交易网”,拓展海外市场。电子商务成为外贸丝网企业对接国际市场的有力杠杆,网上贸易占到外贸出口额的六成以上。
主攻滤器,延伸链条。安平县设立政府滤器产业孵化基金,引导国威、鹤煌、盛发、联达、亿利、骄阳、方圆等10家滤材滤器骨干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扩规提质,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3亿元3家,超5亿元的2家。依托省级丝网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国家级滤材滤器检测实验室,为高端发展提供质量标准支撑。与北京天滤公司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博士生导师张虎作为产业战略发展总顾问,实行产业产品协作,用3—5年时间打造产业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滤材滤器产业,建成国家级滤器产业基地,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又一增长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