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简介:安平县隶属河北省衡水市,东接饶阳县,西邻深泽县,南抵深州市、辛集市,北靠安国市、博野县。东接饶阳、西邻深 泽、 南交深州、北连安国与博野。南距衡水市70公里,西南距省会石家庄91.2公里,北距北京、天津约250公里。
安平县旅游景点:
安平古八景:一,仙台积雪;二,北寺晚钟;三,康村晚渡;四,龙井涌泉;五,紫荆晴翠;六,孝林夕照;七,滋河月夜;八,义门秋雨。
【圣姑庙】圣姑庙相传是汉光武帝刘秀降旨修建的。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在原庙东侧筑高台重建,明、清两代多次扩建而成。据史料记载,“燕赵齐鲁之民,虽千百里之远,致香火者如织”。圣姑庙毁于1945年5月抗日战火之中,现仅存高大的台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壁画墓】1971年,在安平县逯家庄发掘了一座东汉多室墓。在后室顶部有白粉书写的“憔熹平五年(176年)”隶书题记,为该墓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中室及其南耳室和前室南耳室内,均发现彩绘壁画,室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安平县地方特产:衡水老豆腐;衡水牛肉板面;芝麻煎堆;衡水玉雕;鸡汤豆腐串;白山药等。
安平县知名人物有:中共党员,作家、诗人——李树喜;现任河北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石小琢;安平丝网工业奠基人之一——张广林;著名书画家——弓彤轩;当代著名文学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等。
安平县的历史文化: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制,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安平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7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直领安平县。民国26年(1937年),县划归河北省第十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安平县抗日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同年9月属冀中区二专区。民国29年(1940年)秋,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3年(1944年)6月,改属冀中七专区。民国35年(1946年)7月,又改属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4月24日,定县专区撤消,安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县,1961年4月底复设安平县(含原饶阳辖区),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1月,饶阳从安平析出,县恢复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属衡水专区。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仍属之。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民政府网站(中国丝网之乡--安平,欢迎您!安平公众信息网,安平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anp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