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胜景,青山傲苍穹 汉文皇后窦漪房的故事

家乡区县: 衡水市武邑县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氏青山” 河北省武邑县城东约十四公里,有一个大土冢,史称“窦氏青山”,当地人惯称“青山冢”。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皇帝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的父亲窦青的坟墓,清康熙三十三年和清同治十一年《武邑县志》均以“古迹”入卷,称“窦父冢”,因窦青被汉室追封为安成侯,故又称“安成侯墓”。

“窦氏青山”1982年9月29日被确定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冢前竖有玉石碑和水泥标牌,分别刻“窦氏青山墓” 五个大字。 说起“窦氏青山”,还得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观津城开始。两千多年前的观津城,曾是齐晋两国军队殊死血战的地方,后来乐毅被封于此.

    到了西汉初年,观津出了一位惊日月、动天地、芳泽千秋、名耀古今的巾帼典范,她就是经历西汉四朝、辅佐过三代帝王的窦太后窦猗房。 窦猗房自幼出身贫寒,成为代王妃及至成为皇后,都能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简衣节食、克勤克俭、为后宫做出表率。汉文帝被誉为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君,自奉节俭、增辉史书,与皇后窦猗房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传说窦猗房被汉文帝立为皇后以后,为追思早年在故乡观津钓鱼坠渊而逝的父亲,在其父坠渊之处建一座大坟。

    窦皇后说:“坟墓一定要修得高大,我在长安能望得见,望见了坟墓就是看到了我的父母。” 观津距长安迢迢数千里,要把墓修多高,才能在长安看得到啊!于是皇帝先后派遣三位使臣,召集两万余人修墓,历时三年,耗费金银无数,大墓高度从几十丈增加到百余丈,在墓顶可望见长安城。 窦皇后闻听墓已建好,即刻登楼东望,只见东方云层间隙有大墓矗立,且墓顶有庙宇亭台。因此,就有了现在的“窦氏青山”。 武邑县的“窦氏青山” 我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窦漪房
  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武邑)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 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十二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馆陶公主),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汉景帝)和梁王刘武。窦后帮助刘恒成就了“文景之治”。她以善德服天下人。一生都为了他人,忘怀自己的得失。

Lucifer(2015-04-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