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 - 湖北省荆州市县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有“七省孔道”之称,与洞庭湖平原一衣带水,与荆州古城一桥相连。全县辖16个乡镇、326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
历史文化 折叠
公安置县始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时名孱陵县。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刘备领荆州牧,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这里曾是“三国”时期主战场之一,刘备城、吕蒙营、陆逊湖等遗迹至今仍在;东晋时期公安学子车胤,囊萤苦读,自强不息,成为《三字经》中世代相传的典范;明末袁氏三兄弟开创的“公安派”文学新风。
影响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率领的红二、红四方面军“公安会师”,彪炳史册;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王竹溪从公安走上技术报国之路,成就斐然,声名远播……
地名来由 折叠
公安最早叫梅园。那时候公安一带梅花甚多,家家户户都喜欢种梅花。每天冬天,园中的梅花盛开,有红,有黄,有白,色彩斑斓,气味清香,真是生机盎然,蔚为大观。有一年的隆冬,一位儒生从这里路过,见大片大片连绵不断的梅花,争奇斗艳,景色迷人,便取名叫做梅园。
后来,汉高祖刘邦分郡定县,又把梅园改为孱陵。 到了三国时期,刘备借了荆州,为了扩展
地盘,夺取江南四郡,便在油江���建立了大本营,一面养兵练武,一面开荒种田,等到时机成熟,带兵出征,以成大业。
刘备出身于没落贵族,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属于皇室。自从桃园结义起兵之后,打了不少胜仗。皇帝招见他的时候,攀谈起来,他还是皇帝的上辈,便称他为皇叔,封他为左将军。从这以后,人们都把刘备称左公了。
左公刘备驻扎油江以后,很多人都来信问候他,信中总是说:“左公安否?”刘备当时因忙于军务,没有功夫详细回书,每次回信时,就提笔写下两个大字“公安”(即左公安泰之意),日子一长,这两个字便成了口头禅。后来,也因为纪念左公安营于此之意,具有双重含意,就把孱陵改为公安。直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了。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
公安,昔称七省孔道。早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即建孱陵县,(公安县的
前身)。县域凭临长江天堑之险,又当南北皇华驿道(现为207国道)要冲。东联汉沪,西接巴蜀,南控湘粤,北通陕豫,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至209年,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改孱陵为公安县,图谋霸业。公安县名始于这时。
219年,孙权趁刘备进川之时,进而亲驻公安夺回了荆州,又复县名为孱陵。
280年,分孱陵立江安县,县邑设二圣洲.
548年,改江安县为公安县;
589年,将孱陵县和永安县并入公安,改名公安镇属荆州总管府南郡;
742年,公安属荆南节度使管辖;
925年,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国都设江陵,公安为南平国属县;北宋初年,公安属荆州湖北路江陵府,后又名为荆南府;
1130年,公安县升为公安军,置镇抚使;
1135年,撤销公安军,恢复公安县建置,属荆南府,
1364年,公安属湖广行省荆州府;
1376年,公安属湖广布政司为第二县;
1912年,公安属湖北省荆南道;
1932年,公安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7月公安解放,属荆州专员公署领导;
196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公安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1995年,公安属荆沙市人民政府领导;
1996年至今,公安属荆州市人民政府领导.
相关文章推荐:公安县--荆楚美食的天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