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春饼

家乡区县: 汕头市澄海区

       潮州春卷,金黄通透,皮薄似一层酥沙。外酥内嫩,内陷主要是青韭、香芹等新鲜时令菜,再佐以肉丝、香菇碎、肉碎、豆腐丝等合炒成盘,也可酌量加香菇、鸡丝等原料,因人而异,随意搭配。咬一口,满城春意,便在这酥脆之间。满满的春味融入唇齿,骨子间暖暖的春意悄然涌动。
早在古代,潮州人就有吃春卷的习俗,在古时,春饼又称“春盘”, 相传在距今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时,就有春盘问世了。春盘,即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成盘,馈赠亲友,取其生发迎春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吉祥。春饼传至近代,又衍变成春卷,与春饼并行,是一种潮州民间著名小吃。不过,饼皮摊得更薄,卷入陷料封口后,再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吃起来特别香脆可口,不仅立春日吃,一年四季均可吃了。

      春饼本是迎春食品,其演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年代。在古代,为表达祈求丰收康乐、吉祥幸福的心愿,人们往往在立春日中,通过制作食品等各种活动加以表现。春秋战国时候便出现五辛盘,把五种应时又带辛味的青菜葱、蒜、韭、蓼莴、芥装成一盘,取迎春之意。到了唐宋时,五辛盘演变为由“春饼生菜”构成的“春盘”。“翠缕红丝、备极精巧”的春盘深得人们的喜爱,吃春饼发展为男女老幼必做的一项饶有兴味的春日活动。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关于吃春盘的诗歌:“……东风乃多事,仍将六花飞,儿女哓翻饼,呵手把一杯,松甲剪翠羽,韭黄成金钗。”清代春盘的制作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的意思。以后,春盘的制作越来越精工,清诗《咏春饼联句》便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描述:“匀平霜雪白,烫贴火炉红,薄本栽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缕,饶嚼味融融……”但这里的春饼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清明“薄饼”,是现在所指春饼的前身。把这类春饼进行油炸并进一步提高水平的,还有一段趣闻。
      清末潮州有一胡荣泉食店,长年经营糖葱薄饼。有一次,店家别出心裁地想出用萝卜和猪肉做馅,包后放入油锅炸。试验结果味道香美,很受欢迎。但苦于萝卜水分太多,春饼炸后不久便回软,店家又苦苦琢磨,终于创造了著名的潮州胡荣泉春饼。

刘纯洁(2015-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