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武邑之——武邑扣碗

家乡区县: 衡水市武邑县


      武邑民风淳朴,人们生活节俭,平素待客多用饺子、捞面,过大年招待亲友也不过是炒菜饮酒,但对婚庆大事格外重视,娶亲生子时主家一定会设席摆宴,俗称订碗子,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方言称之为“席儿”。这里所说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 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就有了用扣碗设宴的习俗,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宾朋。至明清两代武邑扣碗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
      武邑扣碗用料考究,制作精良,每村都有专做扣碗的师傅。通常办婚事的主家事先跟师傅打好招呼,婚礼前两天便请师傅到家里来准备。传统扣碗由八个“净碗”组成,有东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杂烩肉、丸子、排骨。“净碗”的意思是一碗全是肉,不放一点蔬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宴从八个扣碗增加到十个或十二个,样式也随之而变化。现在讲究四大件即:鸡、鱼、肘子、四喜丸子,还讲究荤素搭配,因此衍生了许多新品种,如:海带、豆腐、蘑菇、白菜、粉皮、焖子等,但每碗仍是单独一样食品。武邑扣碗的特点就是肉烂而不腻,荤素搭配,恰到好处,尝者无不为之叫绝。
      扣碗的做法以东坡肉为例:把鲜猪肉打成四方块,加调料下锅煮至八分熟捞出,然后熏制,再改刀切成菱形块,要求肉断皮连。排碗,排碗时用定子碗(小蒸碗)反排,上锅蒸制一小时。上席时再改用细瓷花碗倒扣过来,肉皮连在一起,看外表是一整块方子肉,用筷子一夹就成了小菱形块,菜形非常好看。吃时放葱末、香菜,浇上特制的香菇高汤,色、香、味、形俱全,既是美味佳肴又是艺术品。宋代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对做猪肉很有研究,曾说:“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武邑扣碗做的东坡肉讲究刀功火候,将这款菜发挥到极致,肉烂而不腻,口感好,极易消化。
      武邑人的婚嫁一般分为订亲、送嫁妆、迎娶、拜堂、回门。迎娶之日礼俗非常繁杂,各地不尽相同。婚礼日期多择春节前农历的三、六、九日。婚礼这天新郎家设宴俗称“成席儿”,赴宴的亲朋俗称“坐席儿”,整个婚宴高朋满座,比过大年还要热闹。菜品主要以扣碗为主。
武邑扣碗作为武邑传统饮食文化,如今已从喜宴上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较早将武邑扣碗带到桃城市区的,是武邑县大兴村的曹爱良。曹爱良一家做扣碗已有60年,他是第三代传人。在广厦家园人人都知道曹爱良做的扣碗好吃不贵。在市区以武邑扣碗命名的饭店还有很多家,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品尝到武邑扣碗,还可以充分领略武邑民俗文化风情。
      欢迎大家来武邑游玩并品尝我们地道的扣碗,相信你会不虚此行哦!谢谢大家关注我,我的文字将会持续更新哦!
我的小店:http://loveyoungxiaopu.taobao.com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huuyee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12046217
河北武邑:http://wutongzi.com/kan/hebei/hengshui_wuyi.html

huuyee(2014-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