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客家先民辗转来到了五华琴江两岸扎根,由于粮食紧缺,青黄不接,经常饿死人。有一年,一个年轻的少妇,走进半成熟的稻田边摘禾穗边流泪说:吃也死,不吃也死。这时,一位老太婆走上前问少妇为什么这么伤心。少妇告诉老太婆:我的老娘已三天没饭吃,再不吃就会饿死,然而,吃了这未成熟的早造稻谷就会患水肿病而死。老太婆知道情况后和蔼地告诉她,把这刚摘下的禾穗煮熟后再舂米吃,就不会死人了。少妇半信半疑,照着老太婆的话去做,其老娘吃了煮熟后的稻谷制成的米后,一直也没有患水肿。少妇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左邻右舍,一传十,十传百,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有人问少妇那个老太婆是谁,少妇说好面熟,但说不出是谁。一天,少妇去观音菩萨处烧香,抬头一看,猛然想起,那个老太婆原来正是菩萨。为了纪念观音菩萨救命灵方,乡亲们把这种煮熟稻谷制成的米叫做菩米。 菩米具有温性滋补、益脾暖胃、润肠祛湿,减肥保健、降血糖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是家庭、酒家膳食之上等食粮。其米质坚韧、呈黄白色、半透明度、不易断粒,香味独特,宜干宜稀,含水份少,是现代送礼的高贵绿色食品。
本品为客家传统特产——俗称熟米。它是客家闽南粤祖先南迁时为了防止沿海水土不服而用传统工艺、经过六道深加工精制而成。相传是菩萨所赐良方,故称“菩米”。
本品具有温性滋补、益脾暖胃、润肠祛湿,减肥保健、降血糖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是家庭、酒家膳食之上等食粮。
本品米质坚韧、呈黄白色、半透明度、不易断粒,香味独特,宜干宜稀,含水份少,是现代送礼的高贵绿色食品。
菩米膳食
将 500 克菩米配 2500 克水煮开后,放放盐、猪骨或鸡肉等肉骨类食品,煮 30 分钟后放入自己喜欢的调味(如姜丝等)即可食用,味佳。(稀饭)
将 500 克菩米配 2500 克水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解肥腻),用天然山泉水烹煮效果更佳。(稀饭)
将 500 克菩米配 900 克左右水煲好即可食用,用天然山泉水烹煮效果更佳。(干饭)
用电饭煲、微波炉烹煮本品,方法与烹煮普通大米相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