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後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後,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後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15]
吕复
吕复(1879~1955年)字健秋,涿鹿县城人。历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北京大学校长,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察哈尔省、河北省政府副主席。[15]
杨纂
杨纂(512年—578年),北朝时广宁(今张家口涿鹿县)人。《北史》、《周书》有传。他的父亲是朔州镇将,所以他很小就参了军。杨纂慷慨有志略,尤其善骑射,勇力过人。20岁的时候,跟从晋州刺史高欢起兵於信都,因屡有军功而升为安西将军、武州刺史。[16]
陆俟
陆俟(392年―458年),鲜卑族,北魏代郡(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魏书》有传。陆俟之父陆突,北魏道武帝时为历威将军、离石镇将。北魏明元帝登基後,他袭爵关内侯,任给事中,负责选部、兰台事务。[16]
陆凯
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魏书》有传。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裏,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16]
王建
王建(?—238年),公孙渊的相国。公孙渊反魏,自号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司马懿围之。公孙渊派使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后被司马懿杀害。[16]
王之海
王之海(1946——)涿鹿相广人,著名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毕业,曾任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编审、主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