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年纪大了特别恋旧的缘故,品尝着美味佳肴,却时时惦记着小时候垂涎欲滴的米豆腐。米豆腐是老家湖南的地方小吃,虽登不得大雅之堂,在布衣百姓中却是极受欢迎的,尤其是当年刘晓庆的成名之作《芙蓉镇》热映以后,湘西的米豆腐也随之名扬天下。
记得小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新年临近,母亲就会筹划着做米豆腐。把上好的籼米浸过夜,向邻居借来石磨,一把米,一小勺水,慢慢地极有耐心地磨成米浆。用在建材商店买来的不含杂质的生石灰放在水里,充分溶化后,滗出上面的清石灰水备用。在煤气灶上支起一口大铁锅,倒入米浆,再加入适量的清石灰水,用擀面杖均匀地在锅中缓缓地搅动,开猛火至沸再调到中火继续加热,直至锅中的米浆渐渐变成稠稠的米糊即大功告成。这时,家里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都派上了用场,一锅锅米糊依次倒入一只只洗净的容器中,冷却后就成了玉白色的米豆腐。用骨头熬成香气扑鼻的高汤,剁好了肉末用调料炒香,备好了一小碗红通通的油炝辣椒,将一大块米豆腐切成四四方方的小丁,放入大锅中烫熟了,用漏勺捞起往碗里一码。淋上高汤,浇上肉末,撒上辣子和少许葱花、姜末,最后别忘了放上一小匙香油,哇!一大碗绝对正宗的湘西米豆腐就呈现在你的面前!尽管窗外是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屋内却是笑语欢声、暖意融融,一家老小围着炭盆,捧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红油花花的米豆腐大快朵颐,真是吃在口里、暖在心中、热在身上,一派围炉夜话的如诗意境。
触景生情,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白居易的名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酒红炉与白雪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诗境,一种意趣,够让人回味千年的了。这诗中的酒,酒中的诗,散发着友情的芳香,正如我辈下厨精心烹制的何止是美味佳肴,其实真真是生活的淳美。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往事都渐渐淡忘了,而此情此景却时时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何时才能再次品尝你,曾经的米豆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