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磉墩的记忆

家乡区县: 湖北省建始县

    油磉墩是恩施土家族、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因其外形似古代建筑前系马的石磉墩,故名。油磉墩做起来也不复杂,据《湖北小吃》记载:“用大米和黄豆磨成浆,舀入模具,中置鲜猪肉等制成的馅料,上盖一层米豆浆液,炸制而成。油磉墩又称油炸粑、灯盏窝。”在我记忆里,油磉墩多半是腊肉或豆腐干作馅,很少吃到鲜肉的。那个装米豆浆的模具,用白铁皮打成磉墩状,带短柄,很像过去买酒用的酒提子。孩子们围在油锅边看炸磉墩,又性急又开心。先得等磉墩脱离模具浮出油面,再得等磉墩翻来翻去炸成金黄的颜色,然后用小火钳夹起来沥油,最后拿一张粗糙的草纸包好,捏在手上,边走边吃。趁着刚出锅的磉墩咬一口,外皮香香酥酥的,内里泡泡松松的,真个是鲜美可口。吃到最后,你恨不得连草纸上的油渣渣也要舔干净。

     不过遗憾或者失望是因为油磉墩牵动着我的童年雅趣和故乡情结。虽然岁月飘逝、事物嬗变,但幽幽乡愁总在心头缠绕。其实从饮食科学的角度来说,油磉墩自有其特色。鄂西山区的老人们,善长于粮豆混做、粗粮细做各种食品,油磉墩便是米、豆、菜、肉多种原料合一制成的美食。在饮食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谢定源谈到油磉墩时说:“这种小吃不仅色、质、味、形俱佳,而且营养搭配合理,从现代营养学提倡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也是应该提倡食用和推广的。”我想,受土家人眷顾的油磉墩理应得到新闻工作者和营养学家以及经营者的足够重视。油磉墩,它饱含着浓厚的乡情和清醇的民风。

     虽然现在这种食物在当地越来越少见了,可是他却一直在我的心底最深处。

何鑫(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