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家庭糕点米果品是按四时八节而蒸制的,如过年、春节,家家蒸甜米果、做红米果;元宵煎油米果;清明节蒸粉糕、鼠壳米果;端阳节做粽子、蒸“双”米果;中元节、中秋节做成钱仔米果、煎油饼;冬至煮甜糯米圆、蒸菜头(萝卜)糕。这些米果品,具有潮汕古老文明的特色,都是按照时令、农副产品登场和人们的口胃需要而制作的,很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钱仔米果俗称软米果,也称糍耙米果,还叫红米果和杨梅团子,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婆母生”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钱仔米果,其制作很简便,用糯米碾粉后拌水捏成团状,放在开水里煮熟成为圆如鱼状,置于盘中,蘸上捣碎的炒花生米、芝麻和白糖,用筷子夹成每一小块,入口就可嚼吞,既润口,又易咽,适合人们秋凉的口胃。
潮汕地区的孩子辈最爱边吃钱仔米果,边唱这样的歌谣:
“钱仔米果,软绵绵,老人奴仔都爱尝,
芝麻花生蘸满满,一口钱米果一口香;
钱仔米果,甜滋滋,免包免馅省工夫,
阿娘亲手做好米果,阿奴食好去读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