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渊源之话说曾国藩——淡紫心蓝shell

家乡区县: 武汉市武昌区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而正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却造就了一代代英雄。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就是开启“同治中兴”的曾国藩。

曾国藩,闻其名,如雷贯耳。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由此不难看出,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上,对中国近现代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曾国藩仍不失为19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他的博取众长、实事求是、以善浸灌、尊重人才、反求诸己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结晶。同时,他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文正公之事功、道德、文章可谓冠绝一代,引领湖湘学派一脉发扬光大,更兼后来人才辈出。其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事业,更是前无古人,鲜有后来者。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人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反映了曾国藩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分不开的。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谈起曾国藩,不能不说起他与太平天国。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一场受压迫的农民对封建地主的剥削的起义战争的革命风暴已席卷半个中国。1853年1月,清廷命曾国藩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团练,由此开始了他一生反对太平天国的事业。其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能,组建湘军,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为挽救清政府的政治危机,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曾国藩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并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兴办洋务。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曾国藩的评价

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但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

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毛泽东也曾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处之完满乎?”所以说,曾国藩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及新浪博客:淡紫心蓝shell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详情请访问:

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wuhan_wuchang.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H1097491435  

°。(2014-05-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