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乳腐文化探究

家乡区县: 云南省牟定县

     腐乳文化,它指人化的腐乳,凡是被人类染指的腐乳都是腐乳文化,它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世界上任何做大做强的企业,都得益于产品文化,以文化作为产品的支撑,企业产品才能“走”得远“走”得广,牟定腐乳也不例外,要想做大做强牟定腐乳,还得走文化支撑的道路。

一、牟定腐乳文化的现状

     1、1953年前,牟定腐乳文化非常简单 据父辈回忆,此前牟定制作豆腐颇为盛行,豆腐小贩常出没于街头、市井和村间小巷。小贩的吆喝声,就是地道的口头广告语,是一种简单豆腐文化。至于腐乳的腌制技术,已难觅文字记载,从牟定民间腌制咸菜的广度,从共和镇散花村委会罗旗屯制罐的历史,以及从菜油和酒的消耗水平等来推断,1953年前,应该有一小部分人掌握了素腐乳的腌制技术,油腐乳腌制技术可能为极少人掌握。从事物由低向的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先发明了腌菜腌制技术,然后才发明素腐乳腌制技术,最后才发明油腐乳腌制技术;从技术的发展来看,素腐乳借鉴了腌制腌菜技术,油腐乳又借鉴了腌制素腐乳技术;从技术的难易程度来看,素腐乳是咸菜腌制技术史上的又一发展,油腐乳是腐乳腌制技术的飞跃,故1953年前,腐乳处在发展的低级阶段,此前腐乳文化仅从豆腐、缸罐、菜油、吆喝声和发展过程等来推断,只能算是简单的腐乳文化。

      2、1953年至2002年,牟定腐乳文化逐渐发展,主要以商标文化为主 这一时期,牟定腐乳走上了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素腐乳到酒腐乳,再到油腐乳的发展道路,腐乳文化开始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 1953年,县贸易公司在牟定县城东街口新建牟定县食品加工厂。该厂的成立在牟定腐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牟定腐乳开始走企业发展的道路。 1956年,该厂搬迁至牟定县东门外妙觉庵后,开始“正儿八经”腌制素腐乳。1958年,该厂开始尝试用陶缸腌制酒腐乳。1964年冬,该厂开始尝试用生香油腌制腐乳,1966年改进配方,用熟香油代替生香油,产品香味得到提升。后几次派人到广东华南工学院、昆明石林等处“取经”,系统学习油腐乳的生产技术。 1986年8月30日,牟定县食品加工厂以“松”立意,起腐乳品牌名为“劲松”,后申请并取得“劲松”牌商标证书,成为牟定腐乳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拥有商标文化的企业。 1992年,在牟定县食品加工厂帮助下,军屯乡筹建天台食品加工厂,以地名“天台”作为腐乳品牌名称,后申请该名称为商标;1996年10月,云南牟定正兴(集团)公司油腐乳厂成立,以地名“喜鹊窝”为腐乳品牌名称,后申请该名称为商标;1999年3月,云南牟定金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取水之井“天台羊泉”为腐乳品牌名称,后申请该名称为商标。这三个商标,丰富和奠定了牟定腐乳商标文化的基础。

      3、2003年到2010年,牟定腐乳文化逐渐丰富,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 2003年,牟定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名腐乳之乡”的思路后,催生了腐乳企业量的发展。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以及办厂理念的不同,牟定腐乳文化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1)商标文化渐显丰富 腐乳企业增多,注册商标也随之增多,商标文化也因此丰富起来。 云南牟定润丰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家传”立意,起商标名为“徐记传统”,周家芬食品加工厂以取水之井立意,起“天台石羊井”为商标,牟定小虹帽酱菜厂以牟定雅称立意,起“小红帽”为商标,牟定县金点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地名立意,起“茅阳”为商标,云南牟定县石羊天和食品有限公司以地名立意,起“天台天和”为商标,云南牟定朝昌经贸有限公司选“楚雄”首字和“豐丰”首字,起“楚豐”为商标,云南牟定兴怡食品有限公司以泉立意,起“福泉”为商标,云南牟定兴华食品有限公司以尊称立意,起“云香嫂”为商标。 以上商标名称,主要以地名和地点作为商标名称外,还以家传起名,以办厂理念起名等作为商标。不同的商标名称,有不同的含义,商标名称越多,商标文化就愈丰富。

    (2)传说文化悄然兴起 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可能记不住商标名称,也可能记不住生产厂家,很可能会记住商品上的传说文化。在牟定腐乳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认识到传说文化的重要性,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传说。 牟定金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天台羊泉的传说》尤为经典。该传说以石羊泉解毒作为切入点,讲述诸葛武候南征,深入不茅,士兵为毒水瘴气所苦,常误饮毒水,或病或哑。后饮茅州天台街泉水而解除病痛。诸葛亮感其泉,于泉边立石羊以示水质优良。后人在此打了井,称石羊井。此井水煮饭饭香,沏茶茶香,制豆腐豆腐白嫩甜润不燥腻,做成腐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井水能解毒,言于传说之外的,自然是腐乳好。 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制作豆腐的工艺到了三国时,才随诸葛亮南征传入西南。《天台羊泉的传说》借诸葛亮南征的故事,在水上“做文章”,意在宣传石羊井水是制作腐乳的上水。总体来看,《天台羊泉的传说》和制作豆腐之技南传是一致的;从诸葛亮南征来看,《天台羊泉的传说》又是诸葛亮南征的续写,传说编写巧妙,宣传效果非同寻常,可谓腐乳传说之典范。 牟定润丰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徐记油腐乳的传说》则另辟蹊径,传说主要讲述徐公好施舍,一老者感其恩,遂传腐乳制作之技。《徐记油腐乳的传说》暗含“施”与“得”的哲理,读来赏心悦目,又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向消费者传递该腐乳是一种具有哲理的油腐乳,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食之定能“味”力无穷。

     (3)诗歌和广告文化的别具一格 诗歌文化以天台老年活动中心落成时所作纪念诗《乡韵》为代表,其中“苏武遗羊久不收,柳沟深巷豆腐香”二句最为经典,诗中通过羊把苏武和石羊井联系起来,借此突出石羊井水是制作豆腐的上水。本来苏武和石羊井毫不相干,但诗人把“石羊井”融入“苏武牧羊”的典故中,石羊井就“经传”起来,变成名泉了,名泉制作成的腐乳,自然受人青睐。 广告文化凭借字少、传播快和低成本高灵活的优点,历来为腐乳企业所重视。“云香嫂”的广告语是“贵州干妈好,云南嫂子巧”,该广告语对仗工整,不仅读来大气,还能正衬“云香嫂”的腐乳好。“天台羊泉”的广告语是“品味羊泉腐乳,回味浓浓乡情”,该广告语定位准确,情真意切,能深深打动游子,“天台羊泉”油腐乳便成了寄托思乡的载体,外出时谁不愿意带一些呢?

    (4)包装文化与“食”俱进 腐乳从流向市场的那一刻起,腐乳的包装文化也就因此产生了。牟定腐乳的包装文化,经历了从土罐文化到玻璃瓶文化再到塑料瓶文化,从裸装文化到礼品盒文化的发展历程。

夏芳(2015-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