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衣着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饰和雨具等项。古时衣着皆为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偏深,多黑、蓝、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直至清末仍大体如此。兹分别略述如下:
衣服 平时一般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服袖子宽长,袖口宽一尺左右。男装另一式是“长衫”,俗称“四围齐”,长度以能遮盖“脚眼仁”为准。此衫作礼服用,讲究的外加穿“马褂”,配上小官帽(俗称“榄豉帽”),在年节或作客时才穿。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腰是用较软的布做的,穿时用纱织布带(俗称“裤头带”)扎紧,或干脆不用布带,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裤管(俗称“裤脚”)宽尺八至二尺。—个裤筒穿两条腿也还很宽。如果裁去—截,就象当今流行的时装“裙裤”。 旧时,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内衣,则一般都穿,俗称“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两式,比外衣狭窄。讲究穿着内衣、内裤是近代以后的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