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濠鱼丸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潮菜系。此菜洁白细柔,酥脆清口,为潮汕特产,也是潮汕的老字号小吃。现在,潮汕各地城乡,凡出产海鱼的地方,都有鱼丸。
达濠,原为汕头市达濠区,2003年与汕头市河浦区合并为汕头市濠江区
说起潮汕地区最负盛名的鱼丸,要算达濠鱼丸了。达濠鱼丸是有文化的,首先是选材,只有达濠人才知道什么月份鱼最鲜美,最适合作鱼丸,且根据不同肉质进行搭配———如海鳗,那哥鱼(潮汕话),取其肉质雪白、鲜甜;马鲛鱼,取其肉质粘性好;淡甲鱼,取其肉质凝固性强,使鱼丸有弹性。 所以,达濠这个名字也伴随一粒粒小丸子在全世界被人所认识
远早于汕头市开埠的达濠港,在清代中叶,已是盛况空前,濠江上商船如织,络绎不绝,经济网络远达江浙。当时,达濠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中鞍头”经常举行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鱼丸既是士子工商、普罗大众的日常食品,又是祭神“赛桌”必不可少之供品。这个时候,“达濠鱼丸”的金字招牌应运而生了。有一个精明的达濠人在鱼丸的传统制作技术上经过不断的尝试和钻研,创造出一整套优质鱼丸的制作工艺,这个独特的制作流程,完成了“达濠鱼丸”质的飞跃,他,就是达濠鱼丸的百年老店“晶合鱼丸”穴现名“晶华鱼丸”雪的开山宗师梁晶合。
梁晶合是达濠埠的原住民,世代为达濠名厨,精于海鲜品的烹饪。梁晶合生于清咸丰(1836)年间,自小追随父亲在达濠商埠开小食店,与渔民关系十分融洽,熟悉海域渔汛,对各个港口、不同鱼场的鱼鲜产品的特质和优劣了如指掌,并拍得一手好鱼丸,但他不满足于现状,他立志要创立一个叫得响的鱼丸品牌。
在长期的实践中,梁晶合发现打鱼丸“摔”的这道工序大有讲究:摔打不够,鱼的胶浆不吐,制成的鱼丸松散而没有弹性押摔打过度,鱼浆变老,制成的鱼丸没有脆、嫩的质感。而不同鱼质摔打的力度也应不同,甚至同一类鱼,由于生长的海域不同也有区别。此外,蒸煮鱼丸火候的掌握、调味料的投放等等,都有很多学问。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终于在清朝同治年间,他推出了一款前所未有的鱼丸新品种,这款鱼丸,浑圆光洁,富有弹性,嫩、脆、香、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鲜原味,口感极佳选一时间,达濠埠轰动了,本埠和外地的食客品尝后,赞不绝口。当时,达濠籍潮汕名士张国栋几乎天天到梁晶合的小食店品尝新出炉的大鱼丸,并为小店留下了一付对联押“得味一尝三拍掌,闻香十步九回头”。”晶合鱼丸”的名声不胫而走,红遍潮汕。“晶合鱼丸”成了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也成为迎神赛会的首选祭品。当时有一首诗就这样描述:“古遗旧街宽丈余,每逢佳节拥满埠,携篮肩挑路路阻,桥石穿凹问鱼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