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从产业结构上分析,2011年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的28.4∶32.3∶37.5,发展优化为28.5∶33.8∶38.3,表面上看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升,但从实质分析,产8业层次、效益仍比较低,第一产业的制约和影响较大。如在农业产业中,种植业占70%左右,畜牧业及林果业仅占30%(烤烟作为单一支柱产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工业基础薄弱,在总体经济中尚未形成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长点小,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从城乡经济结构看,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突出,城乡互补功能差,互补效应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全县经济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产业发展层次低。牟定的粗加工工业,原材料工业较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仍占较大比重,受环境、资源和政策的制约大,多数产业存在着产能大、产值小的问题。
(三)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牟定县企业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多数属于资源加工型行业,产品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和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少,尚未形成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四)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基础薄弱。一是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比较小,多数为农产品的粗加工,产业链短,农业的贡献率低。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水利化和机械化程度低,产业基础建设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三是农业投入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难以抵御大自然灾害,特别是近四年来的持续干旱,凸显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脆弱。
(五)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一是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超过50%,云南省城镇化率达35.2%,楚雄州的城镇化率为33.8%,牟定县的城镇化率为30.4%。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于4.8个百分点,与楚雄州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于3.4各百分点。一个县城组合功能不强,对县内各乡镇的辐射和吸纳作用有限,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25.78亿元,在全州第七位,说明二产发展不强,三产发展滞后。二是城镇主导功能趋同,城镇的聚集效应不明显。牟定县域内的城镇都是各级政府所在地,城镇功能小而全,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千篇一律,甚至是“被城镇化”,使得城镇规划和布局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经济互补功能趋同,与省内著名乡镇相比,牟定县既没有类似于丽江纳西古镇、腾冲和顺那样知名的旅游名镇,也没有玉溪大营镇那样经济雄厚的经济强镇。
(六)旅游业开发程度低。与外界合作不够深,投资机制不完善,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产品少,旅游资源的潜力远没有挖掘出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