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清明新文化 清明彰显孝文化精神

家乡区县: 梅州市五华县

自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清明的概念在人们心中悄悄发生微妙变化。有专家认为,经过近年来政府和民间的合力推动,清明习俗不但没有像一些传统节日那样面临没落的命运,反而出现了文化复归的趋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传统习俗与时代内涵兼具的清明新文化正在形成,崇先报本、文明祭祀等理念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今年清明节到来之际,我市各单位、学校纷纷组织团员青年、学生等前往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扫墓活动,缅怀先烈事迹。日前,团市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联、市志愿者联合会、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等多个团体、组织和单位的近400 名团员青年到梅城剑英公园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祭奠活动。期间,梅江区鸿都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手捧着鲜花和自制的小白花排着整齐的队伍静静地等候着,待大哥哥、大姐姐们完成仪式后跟着开始祭奠活动。记者问鸿都小学几名学生:“你们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一个女生抢着回答说:“我们三年级书本里有《清明节的由来》的课文。”不少学生告诉记者,清明假期,爸妈回老家扫墓都会带上他们。家长们认为,清明假期正是寓教于乐的好时机,在扫墓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和孩子加强沟通,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即使还不能体会爱乡爱国的大道理,至少也能从小体味家庭的血脉亲情,懂得感恩,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记者致电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教授宋德剑时,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五华长布镇,因为早就听说过“清明天下有,唯独长布奇”的俗话,所以特地去那里感受清明气氛。长布的清明节由原来扫墓祭祖的日子,已发展成为农副产品的交易会。每到清明,当地外出工作或迁居在外的人都要专程赶回长布老家扫墓祭祖。清明前后,人人都到长布墟上采买清明所需物品,烧猪、生果、发糕、香烛……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宋德剑说:“清明节是我国包含孝文化精神的一个节俗,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我国把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彰显了国家对这个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与推崇。如此一来,清明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从过去的农事、习俗、出游扩展到更加深广的层面,清明节的内涵也更趋丰富。它能激发促使群众自觉传承尊老爱幼、崇先报本的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懂得清明节的意义,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zys(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