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名人—丁玲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涿鹿县

丁玲,女,1904年10月12日生于湖南省临澧县没落的封建世家。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抵达陕北保安县参加革命工作。
丁玲同志1923年进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后,深得该校师长赏识,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入党后积极投身革命,直到建国前历任随军记者、边区第一文艺作家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站地服务团团长,后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
1946年,我党关于土地改革的指示下达后,正在张家口的丁玲立即请求加入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7月底,她和陈明、赵可等人到涿鹿参加土改,先后到过几个村子,但在桑干河畔的温泉屯村时间最长。她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参加会议、宣传文件、选拔干部,为土改做了大量工作,与温泉屯的乡亲们结下了深情厚谊。她在老乡家吃派饭,她和老头们坐在石阶上聊天,她知道分房时哪间给谁最合适……,火热的斗争,为她创作积累了素材,孕育了当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在这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小说“重版前言”中写道:“由于我同他们一起生活过,共同战斗过,我爱这样人,爱这段生活,我要把他们真实地留在纸上。”
1946年9月中旬,温泉屯村的土改胜利完成。此时,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集结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从北线逼进张家口。晋察冀解放区的军政机关奉命转移,参加涿鹿土改的工作队大部都已撤离。到涿鹿一带视察部队转移情况的朱良才见到丁玲后,也催促她立即转移。丁玲满怀依恋之情,和工作组的同志们最后一批离开了这片洒有自已汗水的土地,随军南下。她一路上都在想着温泉屯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们和那令人振奋的厂面。11月初到达阜平后,她便动笔开始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长篇小说。该书于1948年6月完稿,1949年出版发行。
1949——1955年间,丁玲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8年平反后,丁玲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并主编了《中国文学》杂志。晚年的丁玲,原打算再回温泉屯住下来,完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续篇——《在严寒的日子里》。然而,终因积劳成疾、

艾米(2014-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