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席
为中华名宴,有唐代宫廷流传民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整桌宴席以汤见长,故名“水席”。“水席”中的菜肴有荤有素,素菜荤做,有冷有热,咸甜酸辣,口味各异。水席共有二十四道菜,先上八个饮酒凉菜(四荤四素),接着上十六个热菜,热菜由大小不同的青花海碗盛放。其中除四个压桌菜外,其它十二个菜,每三个味道近似的为一组,每组各有道大菜领头,并带两个小菜,叫“带子上朝”,作为配菜或调味菜。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唐时袁天罡看出武则天将称帝,因天机不可泄露,就发明这二十四道菜,预示武氏一生。初名武后宴,宋后改为洛阳宴席,老百姓称“官场儿”。旅游业发展以来,人们称其为“洛阳水席”。
推荐水席第一道菜:洛阳燕菜
白萝卜切成细丝,配以各种佐料,经过数道工序加工而成,清爽可口,为洛阳历史名菜。传说唐代武则天时,洛阳东关出产一特大萝卜,长约三尺,重达几十斤,农民视为奇物,进贡宫廷,御厨经多道加工,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汤羹,武则天食后赞不绝口,因感激当年在感业寺食萝卜救命之恩,即赐名“义菜”。因其形似燕窝,后改“燕菜”,流传至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