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一隅──兴宁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兴宁市地处粤东的东江、韩江上游,与梅县、丰顺、五华、龙川、平远县及江西省寻乌县接壤。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1600多年来,沧海桑田,兴宁疆域几经扩缩,分分合合,县治、县名也随之多次变更,曾称齐昌县、齐昌府,1994年6月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

兴城位于300多平方公里的广东省十大盆地之──宁江盆地中部,是兴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兴城距广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头185公里,至韶关407公里,至江西寻乌县128公里,至福建龙岩282公里,至梅州城57公里。
“潇洒兴宁县,天南独一隅”。明代县令卫稀骏一语道出了兴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来是粤赣闽边区陆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兴宁,自古便有“无兴不成市”、“兴宁小南京”之说。205国道、S225线、S226线、广梅汕铁路贯穿境内,陆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G25—长深高速(梅河高速)和G78—汕昆高速(兴畬高速)自东向西横贯兴宁,南北走向的G35—济广高速,亦贯穿兴宁的上半部盆地。规划兴建的鹰汕铁路、将与杭广高铁交汇于兴宁。兴宁是广东省三个城镇化建设试点之一。

走马兴宁,山川秀丽,名胜众多。有历史悠久、颇具传奇色彩的“神光夜气”、“鸡鸣春晓”、“墨池书院”等景区景点,有极富神秘色彩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有“小漓江”之称的渡田河,还有风景秀美被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的合水水库。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灰石等矿产达39种之多、230多处,是全省重点矿产资源市和国家重要产煤基地,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兴宁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因为是“衣冠旧族,忠义之后”,崇文尚武的客家精神,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历代英才辈出,久负“文化之乡”盛名。南宋大学士罗孟郊;明御史及方志学家张天赋;清朝新派诗人、考据家胡曦;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等等。目前,活跃祖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0多人、院士(含学部委员)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兴宁籍专家200多人。享誉海内外的兴宁籍画家有100多位,堪称兴宁的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兴宁还有“足球之乡”美誉,曾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蔡锦标、谢育新、郭亿军、张小文、伍文兵、吴伟英等多名国脚和体操世界冠军李莉。
一代又一代的兴宁人发扬“团结、图强、崇文、务实”的精神,不断诠释着文化之乡的内涵。

(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