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头山的历史与今天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叶县

根据史书记载,春秋时齐桓公称霸,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率领八国诸侯讨伐楚国。楚王派一位叫屈完的使臣,在今河南郾城附近迎会齐军。齐恒公让屈完乘坐他的战车观看强大的齐军阵容,并以此威吓屈完。屈完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不卑不亢地回应:“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最终,齐桓公亲眼见到固若金汤的楚长城果然难以撼动,不敢贸然进攻,遂与楚国结盟。
此后,楚国又凭借这道巨大的屏障,一次又一次瓦解了其他外敌的吞并野心。春秋至战国时期,很多诸候纷纷仿效此举,筑起各自的“长城”来防御外敌入侵,于是出现了后来的“齐长城”、“赵长城”、“秦长城”。
与后来秦始皇及明代建造的长城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建造的长城要粗糙原始的多。张方涛告诉记者,“这儿的长城与北方的长城是不一样的,它不像北方长城那样用砖砌成,而是用大石块垒筑而成。在没有石块的地方,还用夯土作为材料筑城。”
董中峰关注并研究当地的楚长城达37年之久。他告诉记者,楚长城没有北方长城那么高,现在能够见到的遗迹大约只有1米左右。与此同时,楚长城也不像北方长城那样从头至尾连成一条线,而是因地制宜、因山设险。当遇到陡峻的悬崖时,就依凭这个悬崖作为天然屏障,不用连续修建,遇到湍急的河流时也是如此。这样看起来,楚长城是一截一截修建的,并不连贯。“北方长城的烽火台、城垛通常建在山顶上,没有专门用于屯兵的所在。但这里的楚长城却不太一样,它们主要是为防御来自北方的外敌入侵,因此多建于山的北面。它连接着很多的方城、寨堡,能驻扎大量的军队,对于增加整个长城沿线的防御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当地的楚长城一直被老百姓称作“土龙”,起先并没有人知道它究竟为何物,因此也演绎出各种各样的传说与猜测。有人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人说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还有人说它可能是这儿的祖先依靠法力变出来的。由于神秘的身世一度不为人知,因此这段楚长城的遗址也曾遭受到很多破坏。“在叶县,断断续续的楚长城约有50多公里。但因为不知道这些城墙是什么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有老百姓从这些城墙上取石块回家盖房、修路、修水库甚至盖庙,后来经过宣传教育,这种状况基本得到了抑制。”董中峰的言语中透露着惋惜之情。
不过,有些在周边其他县境内的楚长城遗址,则没有如此幸运地及时得到保护。比如南召县一个与楚长城相连的著名遗址——周家寨,在清朝乾隆年间,附近的周姓大族雇佣了几千名当地人用了8个月时间对山寨进行了维护修缮,这也是周家寨得名的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村民们为了躲避土匪们的烧杀抢掠,一起躲进了寨子中,土匪们久攻不下只好撤退。后来,这个山寨旁边建起了两个矿区,最多时矿区中开凿了100多个矿井。盲目的开山取石不仅对山体植被造成了很大破坏,也对楚长城遗址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此外据了解,还有一些地方因为修公路、建电站,也将当地的楚长城拦腰斩断,甚至将上面的石料当成土方料而大量挖掘使用。而对于那些至今仍然埋没于荒山野岭之中的楚长城遗址来说,则更是几乎无人问津。
张方涛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地方的楚长城价值虽然已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但因为资金或一些地方政府的认识等原因,却迟迟未能按照程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缺少国家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具体该如何保护,现在仍是个难题。” 来源:北京科技报

楚长城位于平顶山市正南40公里、叶县西南35公里处的常村乡刘东华村境内的歪头山,海拔608米,曾因山上筑有方城而扬名。

历数典籍,言“方城”者多与叶县有涉,且《春秋》《左传》明确地把长城、叶县、叶公相提并论,说明中国最早的长城在方城县和叶县境内。

据史书称,春秋楚长城从叶县始筑,至战国时期才向两翼展筑,止于今天 的方城县,由于建制的变迁,而忽略了原方城即楚长城的历史事实。歪头山的大关口是史学家公认的方城塞,而方城塞就在叶县歪头山南麓,与方城县隔山相望。在历史上,有一条大道,从古叶邑向西通走马岭,再向西是点军场,点军场向南就是歪头山楚长城,楚长城是大关口的门户,进大关口就算到了楚国的腹地。这条大道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在走。

叶县歪头山楚长城现存有十余里,保存较好的有两里左右,全用巨形片石干垒而成,尚有烽火台一座,古城门两座,蓄水池三个,兵营营房遗址十三处。
歪头山远景
我们那原来盖房子,山墙往里倾,谐音歪头山,不知道是不是出自这里。
这座山,02年暑假去过一次,从夏李一直往西,再往南不远就是,山坡下很缓,绿绿的,牛羊成群,一边有人闲散着躺那玩或者打扑克。由于个人转向,进山不分东西。好像走了点背路,要是直接走山脊会好些。
天有点阴,山上一个老道在打理他的小菜园。再往前就是歪头山下,有几间房子,一位老太在那里居住,匆忙喝了些水,已经快到山顶了,前面已没有明显的路了。想尝试登顶的感觉,我们又从边的石堆上上去了,天更阴了,风很大,我们环着山走到了那边,山草很深,风吹着呼呼响,山路有20-30厘米那么宽,那边即是深渊,回来想想还有点怕,就这样一边抓着草或藤子,往上走,一路上竞还见放倒的石碑,静躺在荒草中,奇怪怎么运上来的,天很阴云彩很低,脚下边风吹的跑,看不清远处,如临仙境~
到顶后见一所土坯庙,丈余宽的,门紧缩,透过去看,几座神像端坐在那里,房顶的瓦什么时候被风刮落了,漏的洞透着光,我们几个坐在边上的大石头上,风太冷了,刮的直哆嗦
下山的时候好像顺着如图左边的山脊下来了,沿路还摘了些山枣,野葡萄。
叶县楚长城位于平顶山市区正南40公里、叶县西南35公里的常村乡境内歪头山上,北临逍白线,东连平桐路,有环乡水泥公路直通。歪头山总面积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以上。野生树木有山桃、野杏、酸枣、软枣、山楂、苦檀香、合欢、槲叶,柞树、刺槐等。野生动物有狼、獾、野猪、狐狸、野兔、蟒蛇、山鹰、锦雉、布谷、云雀、鹌鹑、杏狐,猫头鹰、地哞牛等。中药材有蝎子、蜈蚣、柴胡、桔梗、山药、葛根、曲麦、野菊花等。奇花异草有野生红杜鹃、野玫瑰、金针花,马缨花等。该景区第一批开发的景点有春秋楚长城、明代移民民居、军舰石、叶公藏兵洞、桃花谷、水波涧、祖师爷靴、狼洞山、野猪头、凤凰抱蛋、红颜照水、牛角寺、青龙潭、胭脂潭、仙女潭、仙人照镜、祖师神泉、天书台、野葡萄园、美女泉、九佛山等。歪头山还是有名的地质公园,玄武岩、海底沉积岩、石灰页岩、火山熔岩、冰河石都可一见。最近人们还在桃花谷内发现了绝无仅有的水下树化石。溪中之石千奇百怪,有水波石、人像画石、标点符号石、动物画石等。溪中多河虾、螃蟹、扇贝等。《平顶山日报》刊登了“奇趣天成歪头山”的专题文章,向人们介绍歪头山的风光名胜,叶县电视台制作了“鬼斧神工歪头山”的节目,在“昆阳古今”栏目播出。1992年以来叶县出版的多期画册中都收录了多幅该景区的图片。其中有一线天、峰恋叠翠等。2003年,歪头山被收入《中国旅游资源数据库》,成为叶县第一批收入国家级旅游资源数据库的景点之一。
朋友看惯了城里的柏油马路,亭台楼阁,才到这里享受这自然之趣,天然之趣和它的野性野趣。这里基本上都是野生的,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野草闲花,飞禽走兽,蜻蜓蝴蝶,梨枣瓜杏,都带有原始野性之美;有淙淙泉水,厚厚落叶,葛条藤弯曲如蛇,野葡萄张口可食。这里不需要亭台楼阁,石为楼台树为亭榭,石上一尘不染,树下凉爽宜人。四季之中,春夏秋三季风光令人陶醉。春天,莺飞草长,杂花生树,迎春花、杜鹃花、桃花、山杏花、梨花、丝枣花、棠棣花、红果花、酸枣花满山遍野;放蜂人成群结队,来采枣花蜜。桃花谷千百种蝴蝶漫天飞舞,如梦如烟,恰似梁山伯祝英台精灵再现。夏天,雨过天青,小溪潺潺,野玫瑰、金针花、马缨花、紫荆花竞相开放;马缨花为钱塘名妓苏小小之最爱,她在自已家门口栽了一棵马缨花树,还写诗一首其中两句为:借问妾家何处是,门前一树马缨花。一些野果也已经成熟;杏黄了,桃红了惹人垂涎,信手可摘;山樱桃、花托盘酸甜适口,随意品尝,让你一次吃个够;每到六、七月份,金针花满山遍野,让人叹为观止;每当这个时候,当地就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黄花节。秋天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野菊花金光灿烂,会让你想起宋江的两句诗来,“头上尽教生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也可以体会一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意境。梨、枣、山楂、酸枣、沙梨、面梨、野葡萄、八月炸五彩缤纷,色香味鲜;被人们誉为山上花园、天然氧吧。有人为楚长城风景区概括总结了以下几句话:
登临歪头山,游览楚长城;狼洞山原始野性,狼穴俨然;九佛山群佛并座,位列仙班;仰面佛仰天大笑,栩栩如生;美女泉红颜照水,天书台绿野仙踪;青龙潭、胭脂潭、仙女潭三潭映月,八戒洞、巨蟒洞、藏兵洞洞洞愈奇;参元代牛角禅寺,观洪洞移民民居;石板井仙人照镜,军舰石破浪远航;鸟鸣涧、天门街、黄花岭、高台月;桃花谷蝴蝶飞舞,水波涧潭多石奇;祖师靴仙风道骨,巨猴石狒狒观日;立壁缝夹石为隙,侧身方过,一线天壁立千仞,古雪长存。穿林荫小道,追珍禽异兽,品叶间仙果,采路边野花,快哉,爽!
此时大约九点多钟,我们走到了一个叫狼洞山的地方.在我们的左边200米处,有一座石崖,上有多个洞穴,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狼洞山。听导游讲,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狼的家乡,总有几对狼夫妻住在这些个洞穴里。住在这里的狼夫妻可不是一般的狼,它们是狼中之王,体形巨大,人们叫作马头狼,当地的人们一般不敢惹它们。这里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它们居高临下,俯视人间,一旦发现猎物,立刻直扑而下;有了险情,立即撤退至洞内,凭险据守。每到黄昏,头狼就开始长嚎,一声过后,山鸣谷应,万狼齐嚎,浩浩荡荡,向山下进发,开始它们一天的捕猎活动。这里不但有真实的狼洞,还有狼的天然雕塑,你看从北向南第二个山头的边上,有一座岩石,正像一只狼头在向下观望。你看它脖子像马,头像狼,正所谓斯狼已去,精魂依旧;当地的老百姓有个顺口溜:日头落,狼下坡,赤肚孩,跑不脱。小孩夜哭,妈妈喊一声,狼来了!小孩立刻把嘴闭住,再也不哭了,就这么灵验。当然也有胆大的,大家看这些石堆,就是猎人们的掩体,当地人叫作“应子”,是猎人们在早晨天麻麻亮群狼回山时进行伏击用的。打狼只能打最后一只,狼群听见枪声直往前奔,要是你打头一只,群狼蜂涌而上,猎人只能变成狼群的口中食了。1997年,人们见到最后一对狼夫妻在这里出没,其后就不知所踪了。很快我们进入了 紫荆林,这叫紫云荆,夏天开紫色小花,一簇一族的,特别香,放蜂人成群结队,来到这里,采荆花蜜,因此人们又称蜜蜂园。这和香港的市花紫荆花同种不同属,那是专门培育的,这是野生的。生命力又特别强,不用播种,不用栽培,自生自长,落地生根,所以漫山遍野,皆为荆林;大家再往东南山岩上看,有一个石柱,呈圆锥形,像一支毛笔头,直插天空;黄山有梦笔生花,咱有神笔指天,堪称一绝。
面前就是传说中的九佛山了.传说当年佛道两家争座歪头山,因祖师道行高深,占得先机,歪头山终属道家,佛家也不退让,便占住了这里,请来九座佛像,镇守于此;后来玉帝和如来休兵罢战,从此儒佛道渐成一家,各自相安无事。面南而坐的是佛祖,而面向我们的则是一尊石身人面像,五官齐备,非常慈祥的一尊石像。
这里又称香炉朵,是天地供奉祖师的香炉。朵是花的意思,是说这个香炉上长满了奇花异草,美丽无比。说也是,你看其上怪石嶙峋,各具形态,特别是全观此山,从上而下,好象一人正仰天大笑,尢其是下巴,从山顶向下第三个岩石,又像一鸟伏卧,状似凤凰孵雏;香炉是神器,住在香炉上的当然是神鸟了;神鸟以何为贵?当然是凤凰了;凤凰不落无名之地,可见这是一块宝地。希望它生出许多小凤凰来,我们开个野生凤凰园。我想大家回去以后赶紧在家里栽棵梧桐树,下次再来我每人送一只凤凰雏,祝朋友们家家吉祥如意,一生平安。

小思(2014-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