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文庙,位于叶县古城的东南隅,在如今的叶县县城中心街南侧。东、南临古城墙,西临叶县四眼井街。总占地面积29494平方米。
记者一行在叶县文庙保护管理所所长石保东的带领下进入文庙,实地感受叶县文庙的独特魅力。
叶县文庙的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范有序。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愤乐亭、状元桥及泮池、棂星门、圣域、贤关门、名宦祠和乡贤祠、戟门、大成殿及东、西庑房。东侧有文昌阁、崇圣祠、奎星楼。叶县文庙采取前庙后学的布局,大成殿后为仪门、明伦堂、尊经阁等。
石保东说,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世时,就已被称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并被后世称为“至圣”、“万世师表”。孔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的思想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不少地方都建有文庙,叶县文庙的历史可追溯到近800年前。
清同治年《叶县志》载:叶县文庙始建于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由知县刘从益创建,续任知县克石烈踵而成之。元代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知县郭岩增补。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县丞傅壁重修。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知县高文登重新修葺。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知县许鸿翔重修。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知县潘见龙重修。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知县石其灏重建尊经阁。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知县陈德秀、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知县鹿传洵相继重修。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知县欧阳霖重修。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县县委、县政府鉴于叶县文庙的重要文物价值,于2005年5月将占用文庙的叶县县委机关进行了搬迁,并开始对文庙进行整体修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