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理理六六”

家乡区县: 广东省兴宁市

理理六六,意指啰嗦、论理和争辩,也表示抱怨他人迂腐老套和不够干脆利索。“理理六六”是“理六”的叠词形式,但多用于否定语句,譬如“莫同佢理理六六”“莫咹多理六”等等。

“理理六六”或是“理六”,来源于古时婚嫁礼制中的“六礼”。客家方言“礼”与“理”同音,“理六”即“礼六”,这里是倒序的说法。“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仪礼》上∶“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客家人对应的“六礼”仪式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形式上分为:提亲,即由媒人撮合,并互通男女姓名与生辰八字(相当于“纳采”与“问名”);合婚,男方家庭须将含双方生辰八字的庚帖进行卜卦(相当于“纳吉”);笮定和送定(相当于“纳征”);报日(相当于“请期”);最后是迎亲与拜堂。

旧时婚嫁之礼繁琐,“六礼”之规矩也很复杂。就“问名”而言,男方取得女子的名字后,须对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掐算,判定相冲还是相合。更甚的是,“纳吉”之礼还规定须对含双方的生辰八字的“庚帖”进行占卜,纳吉的几天内不得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否则就是不吉和不合。旧礼制下谈论婚嫁所造成不和谐之事极为常见,当然,有情人因受旧礼制的束缚而奋起抗争的话题又千古流传。

谈论婚嫁人们都厌倦了 “六礼”,因此,人们便以“礼六”的谐音“理六”来揶揄和嘲讽繁琐旧礼俗。“礼”不一定有理,有理无须太多的“礼”,人们同样崇尚简洁的婚礼程式,去繁就简才是顺应潮流和大势所趋。可以看出,“理六”是对旧礼俗的讽刺,是对繁礼缛节的抵制。后来,“理理六六”的意义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用于讽刺迂腐老套、啰啰嗦嗦以及不胜其烦的争辩。

例句:莫同佢“理理六六”!先出门再讲。

(2014-06-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