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高邮

家乡区县: 江苏省高邮市

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北接宝应、金湖,西连滁州天长市,南望扬州市,东连兴化。辖20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菱塘回族乡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有284个行政村、5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74.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55万人。共有24个民族。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1175平方公里、水面788平方公里。境内大部为里下河平原。西部有风光秀丽的高邮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境内面积431.5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上下,年均气温14.6℃,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始设高邮县。南北朝时置郡。宋、元时期,历置军、州、路、府。明代撤县设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置县。1991年撤县设市。

高邮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高邮秦代即设邮亭,是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明盂城驿、龙虬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山汉墓、唐镇国寺塔、宋文游台、宋城墙及奎楼、清高邮当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湖农林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野鸭放飞为全国一绝。高邮湖风景旅游区正在兴建。

水陆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省道淮扬公路纵贯南北,澄子河、高兴东公路、邮仪公路横穿东西,镇镇通公路,村村通汽车。乘车至上海、南京、北京仅需2.5小时、2小时、8小时。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24.6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51万户。
市内设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扬剧团、高邮日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文化单位;设有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学校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及开办大专班共250余个;设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95个,在全市城乡形成文化、教育、卫生网络。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魁楼魁楼 ,又称魁星楼。座落于高邮宋城东南角之上,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三级,楼阁建筑。1984年,当时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一新,并按照清代画样,恢复第一层重檐回廊。游人可沿梯拾级登高远眺。这里原为清初大学士王永吉的别墅,王常与孙崇彝等觞咏于此。光绪时增修为蝶园,以后园废。后来为了纪念,魁楼西一条南北向的路被命名为蝶园路。  位于一个小山坡上,介于净土寺塔和镇国寺塔之间,几乎成一条直线,成了连接双塔的纽带,古时候还有关于三者的动人爱情传说呢!大意是讲,由魁楼当红娘,给两塔牵线搭桥促成一段美好婚姻的故事。魁楼因造型美观,而又建筑在山坡上,环境优美,周围的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地方!90年代,为了更好的保护魁楼,政府多次对魁楼进行维修,对围墙进行了修补和加固,并在原碟园处修建市民休闲广场,使其成为游人很好的休闲场所。魁楼为高邮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盂城驿位于高邮城南门外馆驿巷内,驿站开设于明洪武8年,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经修复,辟为全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盂城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  秦王赢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设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已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盂城驿开设于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位于城南馆驿巷内,明代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上的一处永马兼备的重要驿证。原规模宏壮,现存有厅堂、库房、廊房、马神祠,前鼓楼等古建筑,虽历经苍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政府、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棗1995年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于’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承并在对站内举行首发式,盂城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厅厅前悬挂“驿”字灯笼一对,门上方悬挂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的“古盂城对”横匾,大门左侧的绿字白字“邮驿博物馆”竖牌为国家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题写。大门西侧的狮子盘绣球石鼓造型古朴,形象生动,似乎向唱出古代驿站今又重光,迎接各方游客前来参观。两厅后车厢房为存放迎送器具的轿房,两厢房为通信,运轿工具的驿具房。  皇华厅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其功能为传室政令的场所,驿站管理中心。中三间屏门止方悬挂“皇华厅”匾额,下方为“明、高邮州城图”,两侧悬挂“消息通灵会心不远,置邮传令盛德留行”的联。正厅主要陈列驿、马、船统计表,值班表,分工职责表,《邮驿律》等,厅中为官是接待场面,东房为签房,学办理公文之处,两房为驿站人员构成雕塑,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厅堂形象地再现了盂城驿当年的生活原貌,游可充分领略到邮驿文化的丰富内涵。后在厢房为《乾隆皇帝视高邮》的微编景观,西厢房为明清小说《醒世姻》盂城驿审厨夫的缴信景观。  驻节堂驻节堂又称后厅,整个建筑的梁柱为明代驿站遗存,是盂城驿的精华所在,雕刻图案精改剔透,寓意去。本堂为四方宾客接待的地方。屏门上方悬挂“驻节堂”匾额,两侧悬挂中三间为接待官员的晚宴场面,造型生动。东西房为古色古香的寝房。后院为驿卒舍和库房厨房等地。  鼓楼鼓楼为十字脊重两层的古建筑,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望,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顶层下悬挂由该建筑设计者、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先生题写的“鼓楼”匾额,二层悬挂着国家外交部副部长邑人姜恩柱题写的“飞”,中明史学会执行会长刘重日先生题写的“置邮传命”等匾额。底层墙面嵌有《捐款纪念碑》《重修盂城驿记》。治楼梯到明代那驿道急促的鼓声,再望四方,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两览河湖,渔帆点点,应塔耸立;在观平畴,禾稼葱葱,绿野无边;南看通衢,车轮浓浓,昼夜不息;北堂皇古城,高楼处处,日新月弄,真令人心旷神怡。  镇国寺塔因寺而名,因在城西,人称西塔。据《(乾隆)高邮州志》记载:“镇国禅寺,在州城西南隅,寺外有断塔。唐举直禅师建,国朝顺治丙申寺毁于火,雍正二年邑人贾国维重修(按:镇国寺,旧志作光孝寺,今据举直禅师本传及现存寺名更正)。”又载:“断塔,今名西塔在州治西南隅镇国寺外。旧传塔有九级,为龙爪去其半,仅存六级,高八丈有奇,围十丈有奇。邑人李自华增修七层。乾隆四十三年火起,诸级皆毁,遂成空塔。”又载:“唐举直禅师,懿宗子僖宗弟也,行脚至高邮,得太平仓基地,亟请于朝。诏以其地为镇国禅院,居之,仍赐号举直禅师。”塔为方形,仿楼阁式,七层。由于历代维修,同一个塔体上留下不同时代的建筑痕迹,亦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建塔年代的争议。1956年,大运河拓宽,塔被保存于河心岛上。1957年该塔被列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生态旅游度假景区东湖度假村位于高邮市马棚镇,拥有水陆森林面积400公顷。马棚,因古驿道上奔驰的驿马在此换骑而得名,历史上有过饮马东湖的一页。清初,这里是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的水乡风景胜地,康熙皇帝南巡至马棚时,乡贤贾国维在《御试河堤新柳》中云:“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当年景致可见一斑。东湖度假村自1998年开放接待第一批游客,现已成为名播远近的生态度假旅游景区,并以具有“野鸭放飞、野生候鸟、野生荷花、野生植被”的水乡原生风光的质朴、自然、和谐之美,跻身江苏省20个生态旅游精品的行列。  东湖的四季,迷人的四季。春天,翠色满湖,绿得清纯。桨声搅动圈圈绿晕。夜宿林中木屋,仿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入夏,修长挺拔的池杉,茁壮秀颀的意杨,婀娜多姿的杨柳,撑起东湖的一方苍穹。每当秋风萧瑟,黄叶将东湖铺就得清幽静谧,疏朗宜人。凝神屏息的垂钓者,乐园嬉戏的勇敢者,野鸭放飞的观赏者,都在这儿捡得回归自然的奇趣。数九寒冬,池杉披雪,湖结薄冰,乡村俱乐部和林中木屋依然春意盎然。看到冰上滑翔的野鸭,你会觉得年轻许多。中国原驻联合国大使、高邮人秦华孙游完东湖,兴致勃勃,题诗一首:“水水清清碧碧,林林郁郁葱葱。鸟鸟叽叽喳喳,人人欢欢快快。”如今,度假村旅游休闲项目逐步配套:古朴的龙舟,轻捷的快艇,迤逦的曲桥,爬满青藤的客房,密林深处的木屋,还有森林迷宫、鸽子广场、民俗园、珍禽苑、观鱼池、音乐台、勇敢者乐园、乡村俱乐部等,适应着游客们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的需求。  东湖度假村最能吸引人的旅游观赏项目非“野鸭放飞”莫属。中央电视台、美国华语台曾播出的专题片《养鸭奇人——陆高中》,把陆高中放飞野鸭的绝活称为“中华奇观”。陆高中确是奇人奇招,他能让野鸭听话。每当他亮开喉咙,发出特有的吆喝声,把成百上千的野鸭从林间、芦苇丛中唤出来,飞落在他面前的水中,追逐、觅食、嬉戏,或作空中舞蹈,或作“水上芭蕾”。野鸭清晨飞出觅食,日暮,即使飞出几十里以外的也能飞回鸭栏。人与野鸭的和睦共处,给马棚度假村的生态旅游作了最贴切的诠释。  芦苇场芦苇场位于高邮湖东北,拥有5.2万亩滩涂资源,其中芦苇面积2万亩,荡区内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一里横塘、二里纵浦”的稠密水网。春夏之交,苇叶青青,碧波万顷;盛夏,满塘荷花满湖菱,苇叶沙沙,清香四溢;重阳时节,鱼肥蟹壮,数百渔船来往穿梭;深秋时节,芦花飘白,云海茫茫。这里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质清澈透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生物丰富多样,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高邮湖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  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盛产青、白、黑、鳊、鲤、鳗等鱼类,尤以青河虾、银鱼、螃蟹更是闻名遐迩;水生植物有芡实、菱角、荷藕、莼菜等;湖面上水岛有鸥、鹭、鹤以及野鸭等常出没于芦荡。秀美的高邮湖不愧为是鱼族的世界、鸟类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22081366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wxcuqingjing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aiqingjing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7928006.html

小景子jj(2014-10-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