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
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度
语段篇章全显中华文明
学富五车,通晓诗书礼易
才高八斗,熟习琴棋书画
讲关系,伯仲叔季样样通
说人物,旦末净丑个个明
品明月,叙情怀,吟诗作赋
沐清风,讲人生,谈古论今
汉语兴衰存乎汝心
民族荣辱永在尔怀
评得失,四大名著显精妙
论善恶,八方美文蕴雄奇
朝花夕拾,秋月春风莫等闲
古训今闻,宋词元曲要记牢
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增色
苏洵苏轼苏辙,给唐宋诗词添彩
思如泉涌,诗文交融培奇葩
笔私蛇走,字句连接谋新篇
离开高中已经两年多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段时间,却足以忘记许多人和事了。但是我却始终深深惦念着高三的班主任——牛晓通老师。
牛晓通老师教语文,我一直觉得这是最符合他气质的一门科目。他喜欢吸烟,一口普通话不仅地道,而且是那种慷慨厚重的感觉——“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能拔抑磊落之才。” 这是他讲信陵君时引用的一副对联。和着周身的烟味,有一种沧桑的味道;让我这个一向讨厌烟味的人也不会排斥。我一直觉得听他讲话、朗诵是一种艺术,让人不由地沉溺。
阴差阳错,当然也是我的荣幸,我成为了他的课代表,我本就喜欢语文,又因为这样的语文老师而变得更加热爱语文。在高三那样的时刻,大抵没有几个人愿意心甘情愿的上几节语文课吧,大家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理综、数学、英语上了吧。然而,高三的语文课对我来说纯粹是一种享受,可以放下紧张的身心,去聆听语文的美妙。
作为语文老师,牛晓通老师的学识、内涵无疑让人折服,其性格也让人沉醉。犹记得,在一次下午的语文课上,讲到激情之处,衣袖随意一挽,一曲《沙家浜》荡气回肠,慷慨淋漓,让人觉得仿佛看到了嵇康临死之前弹奏《高山流水》时的一般洒脱自由。我一直觉得他的骨子里有一种文人的风骨,若是生于魏晋,恐怕亦会是“竹林七贤”的名士。
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牛晓通老师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牛晓通老师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作为语文老师的他是魏晋的名士,洒脱自由;那作为一名班主任的他,则是春秋的名师,师德如同他的人一般厚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如果说从他的第一节课我便彻底的感受到了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魅力,那么我彻底感受到他作为一名班主任的魅力则是在开学不久的运动会上。
以往的运动会,在高中枯燥繁忙生活的冲击下,总是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观看比赛,事不关已。而那次运动会,出乎我的意料,这个看起来很严肃的老师,整场陪伴在我们的身边,整场陪伴在运动员的身边,这是我高中生涯中从来没有在其他老师身上看到没得事情。班级里所有运动员的比赛,他拿着相机一个都没有错过,甚至直接扑到草坪上为运动员们抓拍他们奋斗的精彩。我很清晰的记得,在3000米长跑结束,我们班的运动员踉踉跄跄的冲向终点的时候,坐在草地上的他猛然起身,略胖的身体直接冲向终点......那一刻,我真心的体会到了一位老师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在那两天的运动会中,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往往事不关己的我们,和我们拿着相机的班主任一起为运动员助威呐喊,疯狂的让其他班级的人不能理解;在运动会的间隙,老师也陪着我们,为大家拍集体照,留下那么温馨而美好的画面。
在高三遇到这样一位语文老师,遇到这样一位班主任,真的是我的荣幸。虽然跟随牛晓通老师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他所给予我的将会伴随我一生。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kll_918918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9425105.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95939059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3995939059/profile?topnav=1&wvr=5&user=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