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近,学校周边卖粽子的地方渐渐多了起来。多以豆粽为主,间有几家售烧肉粽,人多趋之若鹜,啖之甚美。尝一,觉人多虚言,略略失望,由是思乡之心更甚。说是思乡,其中也夹杂着“思香”。家乡的粽子,令人有“登东山而小鲁”之叹,不敢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因为所食粽子地域有限,不敢妄加评论,比如有名的湖州粽子与嘉兴粽子。
似乎近年网上,每每五五前后,总会掀起一股关于粽子咸甜之争,甚至大有咸党与甜党世界观迥异之感。对于此争,不禁哑然:国无南北,粽有咸甜,岂不知汨罗之鱼,是甜党还是咸党?抑或一如现在荆楚之士一样无辣不欢?当然,这是玩笑之言。
说回家乡的粽子。潮汕的粽子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双烹粽子,咸馅与甜馅的糯米以约二比一的比例出现在箬叶之中,但不是二者搅拌混合,而是泾渭分明。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等,而甜馅主要是水晶馅或者豆沙甜糯米。咸馅粽子吃起来更香,而甜馅吃起来偏腻,而两者的比例确保了食客吃起来不会太腻,个人觉得最好吃的莫过于两者结合的部分,咸中带甜,别有风味,其中那块南乳五花肉尤为精彩。双烹粽的代表,即鼎鼎大名的老妈宫粽球。
很多人把兼有咸甜馅的粽子呼为“双拼”,但个人觉得“双烹”更为合理。虽然二者在潮汕话中的发音相近,但是“双烹”更为合理。“拼”者,连合、连缀之义,如果是咸甜两个粽子绑在一起的话可以用“双拼”;而“烹”则为烹调,二味的调和,各有风味,自此粽子便获得生命的大和谐。除了粽子之外,月饼也有双烹,不过月饼的双烹都是甜馅。
粽子的外形,为棱角分明的四角形,比起粤西这边较多的枕头形与锥形,感觉更为可爱。
曾有乡友送我一个家乡出产的双烹粽,回宿舍趁温开食,舍友闻其香,惊为天珍,观之,垂涎,奈何粽小人多,分食无味,不似酥之一合。三两口间,飘然登仙。果腹之余,齿颊留香。
除了之外,栀粽,又是潮汕地区一种特有的应节食物,又称栀粿,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和,用竹箕蒸熟而成。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甘中带甜,有健胃去湿之功效。不过我更喜欢直接品味那股栀子的甘香,栀子有清热,泻火,凉血之功效,尤其适合夏天食用。
龙舟桨起,端午已至。粽香四溢的时节,能尝一个家乡的登盘新角黍,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51678992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stilltear
我的梧桐子网页http://www.wutongzi.com/uc/90224138.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stilltear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