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在线导读:刘秀庙位于叶县城南15公里叶邑镇境内,占地近30亩,是汉武帝刘秀第四子汉明帝刘庄(公元57—75年在位)为彰显其父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丰功伟绩而斥国资所建。起初只供奉刘秀,后来几经修整,又增添了许多殿堂和神像。如今,刘秀庙内除了光武大殿外,还有真武殿、三清殿等较大规模的殿堂。袁天喜指着刘秀庙外的一大片土地告诉记者,据传这些土地当年都归刘秀庙所有,刘秀庙的原始道人俗家姓高,后人为了纪念他救死扶伤、广施恩惠的功德,遂把附近的一个村庄更名为高道士村,即现在的旧县乡高道士村。据《叶县志》记载,刘秀庙建成于东汉明帝时期,是汉明帝刘庄为彰显其父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丰功伟绩而斥国资所建。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院式庙宇建筑,其庞大的规模和恢弘的气势令后人折服。站在正门口细看,门前两个石柱上的楹联格外醒目,上写“白鹤归楼澧畔千年银杏,彩云深处神州第一庙观”,单从这幅楹联即可看出,刘秀庙在中原道教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刘秀庙有3处景致。一处是散落于草丛之间的古代石碑。俯身仔细辨认石碑上模糊的字迹,可见有关刘秀庙整修及兴衰的记载。据碑文记述,在历次整修中,明朝的一次整修规模较大,刘秀庙也在明朝时达到鼎盛。至民国时期,刘秀庙遭遇了吴佩孚、汤恩伯等军阀的破坏;至解放初期,刘秀庙几乎被夷为平地,如今的建筑是当地虔诚的道教弟子出资按照当时的样式重建而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