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楚长城位于平顶山市区正南40公里、叶县西南35公里的常村乡境内歪头山上,北临逍白线,东连平桐路,有环乡水泥公路直通。歪头山总面积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以上。野生树木有山桃、野杏、酸枣、软枣、山楂、苦檀香、合欢、槲叶,柞树、刺槐等。野生动物有狼、獾、野猪、狐狸、野兔、蟒蛇、山鹰、锦雉、布谷、云雀、鹌鹑、杏狐,猫头鹰、地哞牛等。中药材有蝎子、蜈蚣、柴胡、桔梗、山药、葛根、曲麦、野菊花等。奇花异草有野生红杜鹃、野玫瑰、金针花,马缨花等。
该景区第一批开发的景点有春秋楚长城、明代移民民居、军舰石、叶公藏兵洞、桃花谷、水波涧、祖师爷靴、狼洞山、野猪头、凤凰抱蛋、红颜照水、牛角寺、青龙潭、胭脂潭、仙女潭、仙人照镜、祖师神泉、天书台、野葡萄园、美女泉、九佛山等。歪头山还是有名的地质公园,玄武岩、海底沉积岩、石灰页岩、火山熔岩、冰河石都可一见。最近人们还在桃花谷内发现了绝无仅有的水下树化石。溪中之石千奇百怪,有水波石、人像画石、标点符号石、动物画石等。溪中多河虾、螃蟹、扇贝等。《平顶山日报》刊登了“奇趣天成歪头山”的专题文章,向人们介绍歪头山的风光名胜,叶县电视台制作了“鬼斧神工歪头山”的节目,在“昆阳古今”栏目播出。1992年以来叶县出版的多期画册中都收录了多幅该景区的图片。其中有一线天、峰恋叠翠等。2003年,歪头山被收入《中国旅游资源数据库》,成为叶县第一批收入国家级旅游资源数据库的景点之一。
有人为楚长城风景区概括总结了以下几句话: 登临歪头山,游览楚长城;狼洞山原始野性,狼穴俨然;九佛山群佛并座,位列仙班;仰面佛仰天大笑,栩栩如生;美女泉红颜照水,天书台绿野仙踪;青龙潭、胭脂潭、仙女潭三潭映月,八戒洞、巨蟒洞、藏兵洞洞洞愈奇;参元代牛角禅寺,观洪洞移民民居;石板井仙人照镜,军舰石破浪远航;鸟鸣涧、天门街、黄花岭、高台月;桃花谷蝴蝶飞舞,水波涧潭多石奇;祖师靴仙风道骨,巨猴石狒狒观日;立壁缝夹石为隙,侧身方过,一线天壁立千仞,古雪长存。穿林荫小道,追珍禽异兽,品叶间仙果,采路边野花,快哉,爽!
紧接着便是传说中的九佛山了.传说当年佛道两家争座歪头山,因祖师道行高深,占得先机,歪头山终属道家,佛家也不退让,便占住了这里,请来九座佛像,镇守于此;后来玉帝和如来休兵罢战,从此儒佛道渐成一家,各自相安无事。面南而坐的是佛祖,而面向我们的则是一尊石身人面像,五官齐备,非常慈祥的一尊石像。 这里又称香炉朵,是天地供奉祖师的香炉。朵是花的意思,是说这个香炉上长满了奇花异草,美丽无比。说也是,你看其上怪石嶙峋,各具形态,特别是全观此山,从上而下,好象一人正仰天大笑,尢其是下巴,从山顶向下第三个岩石,又像一鸟伏卧,状似凤凰孵雏;香炉是神器,住在香炉上的当然是神鸟了;神鸟以何为贵?当然是凤凰了;凤凰不落无名之地,可见这是一块宝地。
再往里走,沿着桃花谷向前行,看到桃花渐落,花瓣慢慢在水上流,让人有一种"惜春长怕花开早"的怅惘. 在又一潭水里,有一块树化石,因为流水的冲刷,年轮明显的显现出来,导游告诉我们,这可是个宝贝,其年代久远,大概在亿万年前。现在要是申报国家级文物保准没问题,甚至可以申报世界级文物,也有希望。 在桃花谷的中段,呈现在我们的右前方的,是有名的天书台,当地人也叫它望仙台,是第一批上叶县画册的景点之一。你看它方方正正,平平坦坦,好像人工雕凿一般,正如一本合着的天书。这可是仙女住的地方。
传说东汉时的隐士刘晨、阮肇上山采药到此台上,见有两个女子美如天仙.就做了鸳鸯并蒂莲,乐不思归.只见树叶子眨眼之间青了又黄了,黄了又青了,不可计数.不数日,忽然想家,当他下山到家时,已经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了,原来几百年已经过去了。这才是天上才数日世上已千年。再上此台,却找不到路径,回不去了.只有望洋兴叹而已,从此得名望仙台。导游开玩笑说,谁要是想成仙,就上台去,婚姻法不追究你的重婚罪.不过,我们可不等你了,下来时再也见不到大家了,可能是你的儿子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来接你了。谁想上去就上去,反正我是不上去,往前走吧。 风景美不美,就看有没有水。你看这水,清澈见底,迂回曲折,一条白线似青龙蜿蜒而来,行行复行行;岩石红白相间,上红下白,红的像唇,白的像牙,红石其实是一块岩石从中间被水日积月累,以柔克刚,断成两截形成一个龙口。左边是龙王庙,小是小些,据说也颇有些灵气,不久前下雨太大,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就成了这副模样。不过不要紧,很快就有人来修,香火还会继续下去。
过了青龙潭,就是胭脂潭。据说有仙女在上游仙女潭中洗澡,洗下的胭脂随水而下,流到这里,染红了潭水,从此这里的岩石也变成红的了。每到春天,桃花映照在水面,或花瓣散落于水中,其景美丽无比,人们就称之为胭脂潭。谁要是在这里洗一下脸,你就会艳若桃花,一辈子不会老。
来到天门涧,天门涧以潭多石奇而著名。其中有两块水波石,就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形成层层涟漪。涧里的水潭一个连一个,一个比一个美;其中有仙女洗澡盆、红顶潭等;红顶潭是在红色悬崖之下,有一潭,上有红岩覆盖,潭影幽幽,有水中石屋之称。最大的是仙女潭,潭水清冽甘甜,深不可测;传说这是仙女洗澡的地方,洗后肤如凝脂,面如白玉,谁要是喝上几口,更不得了,比那养颜美容的什么药要好几十倍。 我们穿过密密的丛林来到牛角寺.别看它今天孤孤单单,房无几间,地无几垅,可它的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元朝,那时这一片平川都是庙宇,后来屡毁屡建。明朝时朱元璋大移民,来自陕西洪洞大槐树底下的两户人家到这里朝拜牛角寺,见这里山深林密,山青水秀,既能避战乱,又有好山川,托禅寺庇护,就依寺取名,在山下建了牛角岭、牛角沟两村,至今人丁兴旺,牛羊成群。可见这牛角寺至今灵气不减,每到三月十五,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人言上了歪头山,都与祖师爷有关。相传祖师上山修道之时,走到山半腰的一块岩石上休息,这原是一块石板,砥平如镜,很适合休息片刻,但口渴难耐。祖师毕竟是神仙,一拳击下,接着出现一泓清泉,祖师看见自己神光缭绕不觉信心倍增,健步登山,遂成正果,所以说这是仙泉,旱不干,涝不溢,泉水清澈可以作为镜子。据说帅哥照一照,美女怀中抱;靓妹照一照,亿万富翁追着泡。大家都来照一照,回家天天中彩票。 在我们汗流浃背的情况下,叶公藏兵洞才呈现在我们面前.据民间流传,春秋时代叶公在古叶旧县至歪头山这一带(古称方城山)山上修筑楚长城,筑城将士发现了这个洞穴。长城竣工之后,叶公沿长城由东向西巡视,到歪头山时天已晚了,就驻在此洞中;叶公见此洞深邃幽长,位置隐蔽,临行时告诉将士们说:“足可藏兵也!”此洞遂得名叶公藏兵洞,后迷其踪。
2005年4月2日,当地青年勇士于兴志、朱耀兴据传说冒险探索发现。其洞酷似啤酒瓶,入口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入渐宽,进三、四米,又一狭缝,系绳而下,现平洞,观其四周,怪石嶙峋,犬牙交错,洞中有洞,洞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冷风飕飕,寒气袭人;二人抽烟时,其烟向洞内深处飘去,深不可测,似另有出口。导游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擅自下去,你会迷路的,而且也怕有其它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要紧呢。据专家考证,该洞为远古时代地壳上升时所形成,据今已有数亿年的历史,在地质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楚长城遗址和叶公藏兵洞的发现,填补了叶公作为军事家在叶县无法体现其军事才能的空白,丰富了叶公文化的色彩和内涵。 这时大家忽然议论纷纷:这块石头像什么?大家看了半天,有人说是像军舰,有人说是像潜艇,导游告诉我们,其实这是祖师的宝葫芦,至今下面还住着一只人脚獾,在看守着它. 现在我们来到了祖师石靴面前。
歪头山原名方城山,又名累垂朵山,以山头像下垂的花朵一样美丽而得名。当年祖师爷放着净乐国王子不当,越东海而来,遍访名山,见累垂朵山风光秀丽,旖旎可人,又遇神人授以宝剑,就在此山顶修仙炼道。至今有神仙洞终年香火不断,神仙泉永远清泉长流,永不干涸。祖师渴饮甘泉,饥餐落花,潜心修道。一天至山顶晒靴,不料山小驮不动神仙,山头向西北歪去,祖师丢下靴子一步跨到小顶山,又到大顶山,此山遂改名歪头山。那就是祖师石靴,敲击有清脆悦耳之声。从此天下的祖师像都是光脚板,靴子就永远留在歪头山了。祖师不忘故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要到歪头山住一个月,因此每到这一天,善男信女们都要来烧香还愿,祈福求寿,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唱大戏班,请歌舞团,经商贸易,小吃快餐,异常热闹,是一年一度的春季庙会,已经形成了惯例。
横亘在山顶的是楚长城遗址。叶县是叶公的故乡,是楚国的北方重镇,春秋时楚国令尹兼司马叶公在这里修筑了有名的楚长城,战国时又展筑,向西沿伏牛山脉,再折南沿白河、湍河间分水至今邓县北。楚长城因为建在方城山上,又称楚方城。
根据《春秋》、《国语》、《国策》、《汉书 地理志》记载,方城山指的就是叶县以南以歪头山为主向东一带的山脉。楚长城蜿蜒曲折千数百里,都是从这里开始向两翼延伸,其间有夯土筑成的,有巨石干垒而成的,也有因山谷自然之势而作为长城的,叫做因山设险,或断或续,形断意连,皆相连接。歪头山南是一条东南西北向的通道,人称大关口,就是楚长城的对接处,与歪头山形成犄角之势,可见歪头山是一处雄关如铁的险要之处。《淮南子》一书把楚长城列为天下九塞之一。
楚长城要比秦长城早400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68年,说明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楚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而歪头山的楚长城则是楚长城中修得最早的长城。当时楚国面临北方郑韩赵魏等国虎视眈眈,楚国修筑长城弥补兵力之不足,在当时也是一个大的发明。
歪头山是叶县第二大高山,正好有一位叫西藏行的网友带有测海拔的手表,他看了看,620米.大家顺我手向西南看,这就是古时称为昆阳关,现在称为大关口的地方,向南直通方城。西北是烟波浩渺的孤石滩水库。再向北看,那就是点军场村。点军场村的名字的由来是这样的:楚军从大关口出塞,沿楚长城向北到点军场这块开阔高地,便聚齐军队,点兵阅将,向东进发,东边有走马岭,再向东是就是叶邑
故城。点军场东边就是刘东华村所在地。日本军占领叶县时国民党县政府就驻扎在这里。县长为崔兆元。从1944年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这里是叶县抗日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与现在的叶县城有着一样的政治位置,老一代的人都叫它为刘东县。村中有两棵古槐树,需三人合抱,是当年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时,人们为了不忘祖地而栽下的。其中一棵树干中空,朽木其中,却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春可以采槐米冲茶,秋可以摘槐豆入药;每到夏季夜晚,里边莹光点点神光隐隐,被人们尊为神树,见证着这一代600年的历史沧桑。
歪头山视野开阔,气像万千,向北可以饱览平顶山市容,西北和孤石滩水库遥遥相对,南临小顶山,东连一线天,如果你傍晚登顶,向西眺望,夕阳西下,群山奔涌,会让你也像伟人毛泽东一样,发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感叹。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kll_918918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09425105.html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95939059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3995939059/profile?topnav=1&wvr=5&user=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