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市简介:黄骅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连沧县,南接孟村回族自治县和海兴县,西北靠青县,北倚天津市,是南达齐鲁、北通京津之咽喉要地。市政府所在地距北京市240千米,距天津市120千米,距石家庄市252千米。
黄骅市旅游景点:有“南有三峡、北有神华”之称的神华工程重点项目黄骅大港、朔黄铁路和黄骅电厂;她有丰富的“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资源,其中南大港湿地、骅南淀湿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湿地内野生生物种类较多,仅鸟类就有160多种,适宜观赏、苇猎、野炊、摄影;黄骅还有比较多的自然文化遗址,如古贝壳堤、郛堤城、北齐墓等。另外,冬枣、苜蓿、奶牛等特色种养业方兴未艾,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冬枣,因为黄骅是中国冬枣的发源地,是中国冬枣之乡,境内有600年以上树龄的冬枣树就有700多棵。
黄骅市地方特产:
【黄骅冬枣】黄骅冬枣为皇家、贵族所推崇、喜爱,故而在历史上有着高贵品质和传奇色彩。“秦始皇闻之以为长生之果,久寻未得”。汉武帝太初三年东巡得之,谓之“枣中极品”,封为“仙枣”。弘治三年,明孝宗朱祐樘得之,以为神果,谓之“百果之王”,封为“贡枣”。此制沿袭至清,上下500年。黄骅冬枣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内众多专家实地考察分析认为:黄骅靠海,气候条件上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枣果实的糖分积累,使其糖分含量较高;黄骅周边土层较厚,耕性良好,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氯、钾离子,这些离子能够使果实增加维生素含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及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能使果实增加脆度和硬度。故而黄骅冬枣品质独特,清甜酥脆,营养丰富,“内润六合肝肠,外通八极清气”。
【渤海三疣梭子蟹】这是黄骅沿海最主要的海产品,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种蟹类。善于游泳,也会掘泥沙,常潜伏海底或河口附近,性凶猛好斗,繁殖力强,生长快。3月末蟹群游向浅水区产卵,怀卵蟹最大个体达750克,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从第一幼蟹期到成熟期,一般需3年。近岸产卵场雌蟹占80%以上,外海则雄蟹较多,主要渔期在4月份;据老渔民反映,越冬期间的气温或越冬场的水温高低对梭子蟹的渔获量有较大影响。谷雨前后蟹体最丰满,虽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满(但越冬前雄蟹特别丰满肥大,有“谷茬公蟹”之说),雄蟹俗称“尖脐”,未成熟雄蟹称“查脐子”,雌蟹俗称“圆脐”,以雌蟹为好,怀卵大蟹又叫“石榴黄”,雌雄蟹市场价格相差悬殊。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
【黄骅水貂皮】产地:中国河北黄骅。特点:皮毛弹性好,光泽明亮,针毛与绒毛比例恰到好处。覆盖率高,既保暖而不擀毡。
【黄骅毛蚶】产地:中国河北黄骅。特点:早春或晚秋时毛蚶肉肥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熟制清香可口易消化吸收,亦可晒干备用和制作罐头。
黄骅市知名人物有:赵博生;孙敬文;刘金彪;刘振起;刘月忠;张之江;白燕升等。
黄骅市的历史文化:黄骅历史悠久,大约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今黄骅羊二庄乡置柳县。柳县是秦推行郡县制首批置县之一。秦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之药,率500名童男和500名童女渡海到蓬莱,入海前经柳县,在今羊二庄西建丱兮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改高成县为高城县,属渤海郡。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牺牲于县内的黄骅(原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烈士而易名黄骅县。1989年撤县建市。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政府网站(黄骅在线河北省黄骅市委市政府网站):www.huanghua.gov.cn
河北省黄骅市网站链接: 黄骅同城网